返回

十三 提携玉龙为君死 (1/2)

“诸卿的想法,朕已经大略有所了解了,那么...此事暂议,诸爱卿,可还有何事要奏?”陈琦收敛气势,笑眯眯的看着诸位大臣道。

“臣等无异。”

正所谓,听琴音而知雅乐。

诸多大臣,既然已经明了陈琦的意思与决心,那么,至少不会有不长眼的,在这个时候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至于说后面暗地里,要不要耍点什么手段,那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

当然了,这一点,陈琦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不过,他也不在乎。

因为,到时候,不过是见招拆招罢了。

作为季礼的开国君王,陈琦他所经历的大阵仗和见识,确实不是一般守成之主,所可以比拟得了的。

或许,冯习那种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奸巨猾,在手段方面也可以比得了。

但是陈琦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又让他能够看得更远更全面。

也更有着天然的优势。

『朕若不死,尔等终究是臣。』

这句话,用在此处,也算恰当。

别看现在这些人明里暗里,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但是只要他陈琦还在世一天,这些人就会按耐自己的野心。

这一点,陈琦从来都不担心。

他只是忧虑,自己走后,那个年幼的孩儿,怎么办。

人寿有尽,力亦有逮。

他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多给对方留下后手和人才了。

一场议事,有始无终,总是让人心下遗憾。

众人有秩序的退朝。

陈琦始终微笑。

不过...

当他再次转过身的时候,脸上的笑意已经荡然无存,仿佛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眼眸里面,闪烁着让人心寒的光芒。

“你觉得,我今天施压他们,有没有效果?”陈琦撇了眼旁边恭立着的李忠,开口道。

“陛下,效果肯定会有,只是...如此这般,会不会引起朝公大臣们的不悦或微词?”李忠想了想,小声答道。

“不悦?微词?”陈琦嗤笑一声,语气中带着莫名的意蕴。

“有些东西,只有朕给了他们,他们才能动,朕不给,他们谁也不能去抢!”陈琦撇了撇嘴,冷冷的道。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渐渐眯起眼睛,凶光一闪而过,眼露狠戾。

巴蜀,那可是朕的地盘。

世家…

冯习老儿…

哼,即便是如今朕需要赖用你们,也得有个度。

这川蜀之地,乃是朕的天下,那么也就只需要朕一个声音!

本来,陈琦他是可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去慢慢炮制那些世家的。

奈何,他虽有鸿图之志,可却失去了条件。

现如今的陈琦,已是重伤缠身之残躯。

昔日驰骋疆场,开疆扩土的他,也已迟暮。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手下那些人蠢蠢欲动的理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做臣子的,倘若要是跨过了线,便再也不是心腹了。

这就像谈恋爱一样。

捧你的时候,你便是最为珍贵的琉璃盏。

真要想松手了,没感觉了,那就是个玻璃渣子罢了。

还有,齐则远...

想到刚刚在殿堂之上,那道如似翠竹岁寒不凋,如孤松挺拔不颓的身影。

陈琦的眼睛,再度微微一眯。

《韩非子》有云: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这个家伙,会是这样的人才吗?

陈琦暗自斟酌。

只要一个人能够表现足够的优秀,那谁都掩盖不了他的锋芒,总有人会愿意为优秀有无量前途的人才,承担一些风险,来投资他们。

如果,齐则远真的是人才,那陈琦他也只会愈发提拔对方。

毕竟,这样的人,好生调教一番,便能为他所用,成为他手里最好用的一把刀,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说齐则远的想法,倒不重要。

正所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给他一个机会,那是看得起对方。

李忠微微低头,矗立在陈琦身后的他的目光,在这一刻微微低垂。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仿佛,刚刚陈琦所说所言,他一句都没有听见一般。

在这个宫里生活,就得要时刻明白,什么话该听,什么话不该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