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七 蜀中凉川对 (1/2)

陈琦从来没有忘记过,他的理想,他的抱负。

他是想要建立一个,能够媲美前朝大礼开国先主的盛世,想要建立一个能够能与大礼巅峰时期一般,能够威慑边关的大治之世。

那个时候,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身为君主的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

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国家的粮仓也逐渐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作为皇室后裔,大礼先祖的事迹,一直振奋着陈琦的心。

所以,在天下大变之时,他就效仿先祖,第一时间,定势川蜀,还一鼓作气,拿下了汉中之地,赖以根基。

巴蜀之地,不仅“沃野千里”,还因交通不便,而多为诸侯势力割据之地,是争霸天下的雄主们韬光养晦的理想地带。

而汉中,作为川蜀的门户,同样也是角逐关中的前哨站。

“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

昔日大礼开国君王,便是以此地发家,定下了“明出陇西,暗度陈仓”的战术,表面上要修栈道进攻陇西,实际上从陈仓道出兵,源源不断地向关中前线输送兵员、粮食和马匹。

汉中地区的地理环境,虽然相对封闭,但两山夹一水的地理底色,决定了它是一个绝对封闭,又相对开放的地理单元。

所谓绝对封闭,是指这一地区险要众多,易守难攻。

所谓相对开放,则指一旦控制了出入这一地区的交通要道,即可图巴蜀、陇右、荆沔和汉中。

只要能对出入汉中的各交通要道,有所掌握,就进可图取关中,以求逐鹿中原。

退可收缩巴蜀,以求偏安一隅。

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

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

不过,历史经验表明,坐拥汉中以为蜀中门户,并不意味着蜀中之地能够万无一失。

因为蜀道难,后勤保障也同样成了一个问题,再加上人口与经济大不如中原,如果连年征战又不能迅速结束战争的话,那就只能活生生的被拖垮。

从地理上看,陇右地区与巴蜀接壤,从陇右地区前往巴蜀的道路有嘉陵、祁山、阴平三道,但多数运道艰难,舟车不通,不利于大军行进,故而多作为奇袭线路。

但是从理论上看,倘若能够有精兵从陇右奇袭,直接进入巴蜀,就可导致汉中孤悬,直接打破蜀中和汉中作为战略后方和战略纵深的关系,割裂蜀中与汉中的联系。

而要是偏安巴蜀的政权,能够取得陇右,则同样可以居高临下威胁关中,进而逐鹿中原。

在三国演义里面《隆中对》中,大名鼎鼎的诸葛丞相,最早的战略,就是“跨有荆益”。

待天下有变时,从益州与荆州同时出兵,与诸侯逐鹿中原。

然而,襄樊之战的失利,使得蜀汉失去了荆州,夷陵之战的再次失利则极大地消耗了蜀汉的精锐力量。

在此状态下,诸葛亮改变战略,定下了“纵跨凉益”的战略,企图通过控制陇右地区蚕食曹魏边境,继而居高临下威胁关中。

于是,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效仿刘邦袭定三秦的战略。

以赵云率疑军沿褒斜道北上佯攻祁县,成功迷惑了魏将曹真,自己则亲率大军出祁山攻陇右,使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而降,关中响震。

可惜,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蜀军在街亭之战之中,再次失利。

这不仅使得蜀军丧失了对陇山道西侧一段的控制权,更是暴露了诸葛亮“纵跨凉益”的战略部署,导致蜀汉再难出曹魏不意占据凉州。

但是,这一战略,在当下,是可以被适当借鉴的。

毕竟,这里不是三国,李鞅不是曹操,大苍也不是曹魏。

凉州,也可以功伐。

所以,齐则远毫不犹豫的给陈琦提了出来。

不得不说,光是在键盘理论上来看的话,思想纬度方面,他确实要一定程度的领先这个时代。

虽然在实际操作起来,他依旧只是一个菜鸟,但是他有着历史的借鉴,所以可以比这个时代需要摸索谋划的人,看得略“通透”一点。

毕竟,有些东西,有些道理,没有亲身经历,根本不可能转换成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但是,光是这些,已经足以给陈琦画上一张大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