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诸军北征,若是此战可胜便能在军中立威,若此后再有战事也能有更妥当的理由不将这兵权交给李世民,日子久了秦王在军中的地位总是会被替代的。
这道理是没错的,但突厥来势汹汹,外敌当前权力争斗都应往后放放。元吉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将军,但终究有事还是年少气盛了些,面对本就难以应付的突厥多少是有所欠缺的。
战场凶险,元吉的性命与安全才是婉钰放在首位的事情。她是想让元吉与李世民一同去的,这样她也能放心些,尽管她一点也不想承认李世民在领军这块确实是元吉所远不能及的。
李世民手下精兵强将众多,若是真有什么事也不至于让他这个齐王折在阵前。但因着婉钰与李世民的过去,她却不敢在元吉面前提起此事。男人都好面子,特别是在自己喜欢的女人面前,她若是提出必会让元吉多想、心中不是滋味。
是日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皇权将变。这么敏感的时刻,皇帝又怎敢把一国之命运交到李元吉手上,于是有了让世民与元吉一同前去的想法。可旨意尚未下达,六月初一太白见秦分,太史令傅奕呈报皇帝,这是秦王当有天下的象征。
同时,太子向皇帝提出此战请秦王府众将与齐王偕行。皇帝应允。这样一来秦王帐下精锐之士尽数归齐王调遣,看似对战突厥似乎又多了一重保障,若是方法得当,齐王也可将秦王之人收到己用,对于李元吉来讲的确算是不错的诱惑和说辞。
婉钰虽是不信这些天象之说,但心却有些慌得厉害。此次,皇帝命元吉督右武卫大将军罗艺、天纪将军张瑾等救乌城,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叔宝等人从旁辅佐。秦王手下的那些人她是了解的,又怎会轻易被齐王所驾驭。罗艺是太子的党羽,曾在乱世之中雄霸一方,是个不折不扣的厉害角色。
见婉钰心不在焉的拨弄着碗里的几根青菜,李元吉问道:“小娬有心事?可是为过几日出征的事情?”
“嗯。”女人回转思绪,轻轻点头,话语中透着愁思,“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我在想若是此次你出征后,太子对秦王动了手会如何?”
男人沉思片刻,“他们二人算是势均力敌,若是此番本王带走李世民的主力,李世民毫无胜算。不过当前形势于我和太子有利,太子本就是储君,名正言顺,定不会轻易出手。”
“我是说,若是军中传来秦王在长安有难,尉迟敬德他们几个会如何做?”女人放下手中的碗筷,一本正经的看向李元吉。
“他们定会返回长安救主,届时罗艺也会出手阻拦。双方或许会有一战。张瑾是父皇的人,但年事已高已不堪大用,对于秦王与太子之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元吉说道。
“在秦王府众将的眼中,你与太子是一体,你说他们会不会把矛头指向你?”女人的眸中闪过危险的光,“秦王教唆府中众将阵前哗变、刺杀主帅、意图不轨,太子于长安斩杀秦王,由罗艺负责镇压,岂不名正言顺?”若是如此,既是李元吉没有被李世民的人杀死,也会被罗艺给解决掉并嫁祸给秦王。
李元吉面露沉色,他本想说,大哥既是想要皇位,但也应该不至于想要他这个弟弟的命,但话到了嘴边却又说不出口了。他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你既能想到,李世民也定然会想到,他定不会坐以待毙。”元吉声音低沉,眉心紧促。这是一场生死局,他应有备赴会才是。
皇命圣旨已下,此刻李元吉要是无故退缩便是抗旨不尊,太子必然会心生芥蒂。为今之计也只能以身入局,以应万变。
婉钰派遣杨府亲信携信物告知伯父杨恭仁,若是长安有变,请鼓旗军勤王。并请伯父修书于乌城附近可信的旧部,若齐王有难,请其援手。齐王府也会遣五百死士暗中随军以防不测。若是太子真的会如此行事,只要李元吉能活着回到长安一切便自会有分说。
不出他们所料,李世民的人也不会坐以待毙,只是这一击却让她们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有宫人传信密报太子,秦王今日入宫向皇帝告发太子和齐王私通后宫、淫乱嫔妃。傍晚时分又收到皇帝旨意,叫太子和齐王二人明日一早到临湖殿面圣。
此事不涉朝政,太极殿那边人多嘴杂,皇帝应该是不想让这个事情闹大的。临湖殿背靠山水相对僻静,一般有家宴、家事也都会在那里。
太子借着弗歆与硕珍来寻齐王妃和华蓁的由头一起来了齐王府。在太子看来这种事情若是李世民没有十拿九稳的证据总是不好到皇帝面前诬告,太子虽收买过后宫一些嫔妃,但也不至于留下让人说他私通的把柄。他自然是干不出来淫乱后宫这种事情的,但他却对自己这个弟弟没多大把握。
元吉也觉得甚是冤枉,后宫的那些女人哪个能和她的王妃相比,他也着实没有那个必要呀。
“明日带着你的王妃一同入宫吧,她与宫中妃嫔们走的近,也方便从中周旋。想来父皇还是相信你我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