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爷收好账本起身向外走去。
长根紧跟着自家老爷来到外边。
春生看见徐家长工长根带着一位脑袋锃亮身材富态穿着一身黑稠衣黑裤子的中年男子,
他走上前开口;“这位是徐老爷吧,小人是城中陈记米行的伙计,贵府少爷上午在我们米行订了100担碎米,小人已经把100担碎米全都拉来了徐老爷清点一下如果没问题我们就钱货两清。”
徐老爷子站在自家高高的门槛上他看着陈记米行伙计春生的后面,一眼望不到头全是装米的麻袋。
好家伙这得多少大洋?
一想到他那个爱胡闹的混账儿子居然在陈记米行订100担大米,他气的血压都上升了等会儿还得舍下老脸赔笑脸让米行的伙计把100担大米拉回去。
他们家就是大地主根本不缺粮食自家米仓还有十万斤今年脱谷的新米,每年卖完新米都会留下上千斤供自家吃,那用的着在米行订米。
徐老爷子;“你是城南陈记米行的伙计?我跟你家掌柜有过几面之缘,贵米行的大米我家用不着你们从哪来回哪去把米拉回去吧,小儿胡闹给贵米行添麻烦了,改日我亲自登门拜访陈掌柜给他赔礼道歉,我还有事就不送了。”
徐老爷子招呼长随长工示意他送客。
长根还没有说话门口的春生着急了;“可不能拉回去啊!徐少爷他已经付过大洋了,我把大米拉回去怎么跟掌柜的交代。”
“你说富贵他给过钱了,100担大米的钱都给了吗?”徐老爷子停顿了一下看向身边的长根;“今天早上少爷出门夫人又没有给他大洋?”
长根一脸懵他就是个徐家的长工吃住都在前院,后院发生的事他哪知道。
“老爷我不知道啊,少爷出门也没有带包裹应该没拿多少大洋吧?”长根虽然不知道夫人又没有给自家少爷大洋,但是他也不傻明白100担大米要100多块大洋,这么多大洋自家少爷弱不禁风的模样根本拿不了。
徐老爷也反应过来为了验证他还特意去后院找了妻子询问,
从妻子口中得知富贵早上出门没拿一块大洋,没从家里拿大洋陈记米行买米是怎么回事?
越是这样徐老爷越担心害怕,难不成家里的败家子在城中借高利贷?
这个逆子,他敢借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徐老爷心情很烦躁他让长根招呼米行的伙计把碎米卸进院里。
春生把100担碎米卸完他找徐老爷子要了一个收据,以后真的发生扯皮的事有徐老爷的收据他们也不担心。
米行的伙计走后徐老爷子黑着脸府中的下人一个个都战战兢兢做事都小心了三分。
春生在回城的路上跟徐富贵等人相遇打过招呼说了送米的事,还重点讲了徐老爷好像不高兴让徐少爷回去小心点。
徐富贵从陈记米行伙计春生口中得知便宜老爹不高兴,
他大概也能猜出自家老爹为啥不高兴。
毕竟是上万斤粮食来历不明,还是他这个出了名的败家子买的老爷子能高兴才见鬼。
徐富贵也不担心回去后被便宜老爹拿手杖满院子追着打,
他可是有杀招秘密武器,
徐富贵回头看了一下满仓等人手上拎着装大洋的箱子这就是他的底气。
原本他是让满仓找人把大洋先送回家,找好人佃户也都出发了,
徐家的佃农都是老实巴交的种地人,他们那见过这么多大洋走路都打颤一个个鬼鬼祟祟像是做贼似的,
徐富贵一看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摆明了告诉城中三教九流扒手,贼人他们箱子里有巨款吗?
现在可不是和平年代为了几块大洋铤而走险杀人的太多太多了,
他可不敢拿自家佃农的性命冒险,而且两千多块大洋真的被人抢了他也会心疼许久。
慎重考虑后徐富贵断了让佃农把大洋送回家的想法,带着佃农和大洋在陈记米行买了大米,一行人浩浩荡荡护送大洋回家。
“少爷回来了。”
长根守在蹲守在一处石桥边。
这处石桥是徐家川寨子必经之路,
不管是进寨子还是出寨子都得走这座石桥。
徐家川寨子三面环山,一面靠河。
因为背靠大山的原因寨子里可种的田地非常稀少,寨中的田地多数都是徐家的贡田,少数良田被寨子里富裕的佃农从徐家手上买走,虽然佃农有了田不再是徐家的佃户,但是祖祖辈辈的影响有田的庄户还是习惯以徐家为主。
这座石桥也是徐家一位先祖请了众多石匠凿石砌成花了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
长根守在石桥边上就是想要等到少爷给少爷通风报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