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的小学就这样一晃过去了,李晓明学习上无大的收获,至于朋友什么的没有,唯一的好处是身体很不错,自我感觉良好,不过在别人看来似乎是营养不良,瘦瘦的,似乎一阵风就能吹走的样子,大海夫妻要不是看到自已儿子能吃,能睡也是担心其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在别人眼中如同一个难民,很多人对大海开玩笑是不是自家的菜自家儿子吃不下,给瘦成那样子。大海开始还辩解几句,说的多了,也就打个哈哈。
镇上有初高中,上了初中的晓明面对的又是陌生的一群同学,因为初中合并了其他地方的学生,所以同一个镇上的见到了机率不大,初中一个年级有十几个班,一个班五十多人。也可以住宿,晓明家在镇上就是走读。初中的作息与小学差不多,早上七点半到校,中午十一点半放学,下午一点半上学,下午放学时间比小学晚要五点半才放学。比小学晚半小时。
一个暑假的自我学习,晓明发现自己脑瓜对英语与数学如同筛子装水,学习的东西基本留不下来,只是留下点痕迹,只要时间长一点又不记得了。
大海夫妻两特地六年级暑假琏他上大医院全面检查了下脑子,什么认知,表达,思维等考查,完全没问题。对于晓明的情况,神经科医生说要是真要细查,得查查神经元,看看相关数学处理,第二语言处理方面的有没有什么问题。医生又说了,根据他的经验有的人这些方面发育的比较晚,也就是俗话说的开窍比较晚,当然也是因为受到这方面的刺激不多,如果能科学的刺激这些方面,使大脑尽早的向这些方向成长也是可以的,不过这些费用很贵而且要长期的至少一年多时间的训练。
大海2口子听了费用还是算了吧。有这费用小孩子就是不上学,只要不乱花一辈子都够了。
反正孩子只要不是真是傻子就行,至少以后可以学个技术饿不死。
初一晓明还是一脸的懵逼,底子太差,不出例外倒数还是他,比倒数第二都差一大截,老师貌似也知道晓明,毕竟都是镇上待的,晓明也算镇上的小名人,反面小名人。
新同学也渐渐知道晓明的名气,与他玩的也渐渐少了,似乎与他玩都会变傻一样。
晓明也早就习惯了,
初一暑假的晓明对父母说想外出走走,父母看着一天说不上几句话的儿子挺心疼,儿子出了成绩差,在他们眼中是很懂事的,放学就帮忙干活,打扫,洗刷。也会做饭,菜烧的还不错。其实晓明的内心很平静,父母眼中认为其受到排挤心中肯定不舒服,自己也忙没法照顾他。晓明很享受这平静,他觉得自己的心性如同成人,对同龄人的喜好一点不感兴趣。可能与他多年练习养生一类的运动有关系。
大海给晓明整了个新手机大内存,办了张手机卡,搞了个品牌充电宝能连续把这手机从没电充满,充五次。这些也并不贵现在的手机很便宜。对大海他们来说也是小有积蓄,中产应该也算是了。他们也没买车觉得也不外出没必要。让晓明一个人好好的放松一下,只交代了随时报平安,想吃就吃,想买就买。他们知道自己儿子除了对吃与一些武术有点兴趣是不会乱花钱的,至于其他的并不担心,儿子自保没问题,暗地里试过几个成人应该对儿子是没办法的,看样儿子养生功还是有效果的。
晓明上了高铁,看着窗外,心如出了笼的小鸟。外面全新的世界让他向往。
在大炎国,男孩子十三就可以学车了,明年晓明准备学车,孩子十岁就可以独立乘火车,长途车,飞机了。
虽然是这样,在高铁上晓明还是很少看到独自坐车的差不多岁数的人,他们都有大人带着。晓明边上坐着2个大叔。对面是2个妇人,大家都不认识也没聊天。
晓明目的地是正州,那里有个少林,想去看能不能上那里学到一些真本事。晓明很早就关注了里面一个中十林的长老,也私信与他聊过,十林看了晓明发的一些视频,觉得晓明是个苗子有意栽培。
大概七个小时的路程,下了车站,是华灯通明。晓明背着放了几件衣服的包走出了站台。对繁华的都市,晓明没什么感觉,毕竟手机上见的多了,实际见到也觉得没什么差别。
车站到少林要是打车还得一个多小时,只能明天去了。先找个休息的地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