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一脉与四皇子一脉各管各的,月州是他们小太子一脉的地盘,星州才是二皇子一脉的根据地,但当年就是因为孙六奇的那封策案被盗,进献给了二皇子一脉的人,导致月州七成的玉矿全握在了二皇子那边,为此,这事令他们憋屈了好久。
杨一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这这这……十二岁?”
地十九点了点头:“嗯。孙六奇在商业上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他仅用一份策案便将整个州的玉矿割了七成出去。所以说,被星州的人在自家地盘上插了一道手,主子这边的日子这些年也不好过。”
“谁偷的策案?”
“你应该认识,刘世昌。”
“他?”
杨一舟在脑子里拼命搜刮了一番,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出了这号人。
“他不是我在月州当官期间一个没什么本事的小官员吗?要真说有什么本事,这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挺厉害的。你说他偷的策案,他怎么偷的?”
说到这儿,地十九不禁叹了一口气:“这刘世昌其实是信县人,但是长了一张油嘴滑舌的嘴,当年骗的孙六奇的母亲下嫁,刘世昌借着孙家一路往上爬,爬到了月州去,这孙娘子遇人不淑,在被刘世昌抛弃后就独自回了信县将孙六奇拉扯大,后来孙六奇十一岁之际,被刘世昌接到了月州去生活了一段时间,是因为刘老爷子病重,十分想念孙六奇,刘世昌无法,只得派人将孙六奇带到月州去,孙六奇陪刘老爷子走完最后一程后,他就想自己在月州里逛一逛,所以就没急着回去,后来就恰巧遇上了流民一事。那个时候,十二岁的一个孩子,不懂官场上的弯绕,也没什么人教过他这些,所以心里怀着的是一腔热血,写下策案,其实是打算送给他在月州结交的一位好友的。这就给了刘世昌动手的机会。”
杨一舟:“(⊙o⊙)”
吃瓜震惊。
“所以……孙六奇是刘世昌的儿子?”
“是。但月州的人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刘世昌现在的儿子其实是私生子。当年孙六奇的策案被盗之后,他很快判断出了局势,没有闹,只是认定了刘世昌不靠谱,所以他一气之下独自回了信县,相当于不要这个爹了。刘世昌也不在乎这个儿子,所以孙六奇回到信县之后,在经商之道上更加用心了,更是在西城区开了一家如意酒楼。如意二字是孙六奇母亲的名字,孙如意。你去打听打听就知道,这如意酒楼是在十六年前建成的,当年他只有十二岁,就敢把酒楼开在西城区的富贵街,你就知道,你遇见的是个什么样的人才了。”
“(⊙o⊙)”
持续吃瓜震惊。
“话说,你这运气还真是好。孙六奇想要报复那边的人,所以断然不会站在他们那边,而四皇子一脉的人孙六奇也看不上,所以就只能便宜咱们主子了。”
说完,地十九忍不住笑了。
当年孙六奇献策时,几位小皇子们都没出生,但越是往上,斗的越是厉害,那个时候,还是当今圣上与他的几个兄弟在争皇位的关键时期,但就是有着孙六奇的那封策案解决了流民一事,还让皇室得了利,当今圣上的位置才被确定下来,并许诺给了楼家一个妃位,这才有了如今小二皇子景辰的出生。
但当今这位圣上吧,地十九实在是不想吐槽他什么。
诚如他家主子所想,皇上的脑子绝对是被驴给踢过的。
他想不明白,楼妃当初看上圣上哪一点了,楼家偏偏要扶持这位?
若是地十九往深处想一想,大概就能想明白这个问题了。
当今圣上,耳根子软,重情意,且没有主见,说白了就是好拿捏。
当今圣上与顾皇后之间是属于利益成亲,之间没有任何感情,而楼家是因献策一事于圣上有恩,段蓉是因为救过皇上的命,对于一个重感情的皇帝来讲,段蓉段妃在他心里的地位是最高的,其次便是楼妃,而没有任何情感基础的顾皇后便被排在了最末。
但顾皇后顾清姿也不是吃素的,她是皇后,有着景国国制的特权加持,景国上下,只有皇后请离,没有皇上废后一说。
所以,哪怕圣上再是不喜欢顾清姿,也得把她当皇后供着,并且让她提前生下孩子。
可以说,景国的国制对皇后一位而言,就是一把保护伞,顾清姿没生下孩子之前,所有妃嫔不得有后。
好在顾清姿争气,十七岁登上后位,十九岁便诞下小太子景临借此稳坐皇后之位。
皇上无法,只能更加偏爱其他妃嫔来抗衡景国的国制。
虽然没什么用。
满朝文官没一个人听他的,他们只承认小太子景临的地位。
便是武官,也有些忌惮景国的国制。
所以,这斗着斗着,就逐渐形成了三大派。
文官一派成为了太子这方的人,属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