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曾经与未来 (2/2)

仍然只是雏形,但他已经无法回头。他已经看到了通往真理的微光,即便这条道路荆棘遍布,他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林昭将自己锁在书房里,开始用数学去描述这种“螺旋扩展”的概念。他意识到,宇宙的结构并不是人们惯性思维中的平直和单调,而是更复杂的多层次展开。

他推导了一组新的方程,尝试描述这种空间形态。在他的模型里,螺旋扩展的空间会导致光的传播轨迹自动遵循某种曲率,而不是被动弯曲。计算结果惊人地符合现有天文观测数据,这意味着他的假设可能比现有理论更接近事实。

虚拟粒子的本质也能因此被重新审视。在传统量子场论中,虚拟粒子被认为是计算上的“数学工具”,它们在实际观测中无法被直接探测到。但如果空间并非静态,而是在微观层面也遵循某种螺旋模式,那么这些虚拟粒子可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由于空间的螺旋变化导致的涟漪效应,就像是在水面上投下小石子后形成的涟漪一般。

宇宙膨胀速率的不均匀性也能从这个模型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如果宇宙的膨胀是螺旋式的,而不是单调的球面扩张,那么不同区域的膨胀速率自然会有所不同,就像是旋转的水流在不同位置上具有不同的流速,而不是简单的直线外推。

林昭一边计算,一边兴奋地写下新的公式。他意识到,如果这一切成立,那么物理学的基础将会发生巨大的动摇。他的理论不仅可以修正现有的引力理论,还能为量子引力的统一提供新的方向。

一切准备就绪后,林昭决定写一篇论文,将他的研究成果投稿到开源的期刊网站上。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学术界的地震。他也幻想过,或许会有某些真正聪明的学者能够理解他的理论,并愿意支持他的研究。

但就在他准备提交论文时,他的手停住了。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捕。

这样的理论,绝不仅仅是学术问题。它意味着对现有权威的挑战,意味着推翻整个科学体系,甚至可能会被认为是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学术界不会允许这样的理论传播,政府更不会允许它存在。

他想起了那些曾经因为挑战主流而被消失的科学家,想起了那些因提出“错误理论”而被逐出学界的人。他甚至开始害怕,自己的命运会不会如同他们一样,被贴上“异端”的标签,然后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消失?

这时,一种深深的恐惧攀上了他的脊椎。他开始呼吸急促,手心渗出了冷汗。

他回头看了一眼书房里堆满的草稿纸和计算公式,突然觉得这些纸张就像是他的遗书。他甚至能想象出未来的场景:午夜时分,警察破门而入,他被带走,所有研究资料被销毁,外界甚至不会有人知道他曾经存在过。

这一刻,他开始无限地恐惧。

他咽了一口唾沫,手开始不住的打颤。

只是看到手稿的最后一句。

“我正是在这个关乎性命的场合,才相信直觉。”

“要是信错了该怎么办?”

“错误并非没有意义。”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