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
董卓大军抵达荥阳城,
在太守徐荣的接应下进城。
画面中,李儒再次向董卓进献针对曹操的伏击之计。
只见李儒毕恭毕敬地建议董卓:“主公,倘若追兵来临,
可在城外山谷布下埋伏,先佯装败退诱敌深入,
再令吕布出击挫败追兵。
待敌军撤退之际,徐荣将军率军截断其退路,
一鼓作气全歼敌军,同时对敌形成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董卓采纳了李儒的策略,众将领遵照执行。
随后,董卓率军继续向长安进发,吕布则负责断后。
曹操果然落入了吕布的伏击圈,
虽擅长指挥,终究不敌吕布的勇猛,遭受重创,
只得匆匆撤退至荥阳方向。
不料半夜又遭逢李儒先前设下的伏兵,由徐荣率军突袭。
曹操陷入危急,幸好曹洪舍命赠马,夏侯惇等人及时赶到救援,
才得以逃脱险境。
天下人为李儒的计策所折服,
惋惜其才智未能用于正义事业,反助纣为虐,
协助董卓做出许多伤天害理之事。
陈留郡内的曹操,
看到自己险些被李儒的计策和徐荣的伏兵所害,
庆幸之余,背后冷汗涔涔,感慨万分:
“李儒的计策太过恐怖,若非曹洪舍命相救,我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从此之后,我绝对不可孤军深入,盲目追击,否则必将蹈死地矣!”
董卓虽见曹操侥幸逃脱,亦感惊讶:
“曹操真是福大命大,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逃脱!”
一旁的李儒则挥舞着手中的黑羽扇,惋惜不已:
“唉,就差那么一点点,曹孟德就要栽在我手上了!”
画面继续展开,时间来到初平三年,
九岁的汉献帝登基,朝廷实际掌控在董卓手中。
董卓为人阴险狠毒,滥杀无辜,更有篡位之心。
满朝文武对他既恨又惧。
董卓身边有一位义子吕布,武艺超群,对其忠心耿耿。
王允司徒深知,不除去董卓,国家社稷难保,
但董卓势力庞大,正面冲突无人能敌。
他注意到董卓与吕布虽沆瀣一气,
却有一个致命弱点——皆贪恋美色。
王允府中有一歌姬貂蝉,
不仅姿色出众,才艺过人,
更具有深明大义的胸怀。
王允向貂蝉提出了施展美人计铲除董卓的计划。
貂蝉则是感激王允的恩情,愿意牺牲自我,为国家除害。
不久,王允巧妙运用美人计,逐步诱导董卓与吕布步入圈套。
正如预期,两人皆被美色所迷,
不知不觉陷入了连环计中。
貂蝉这位绝代佳人,
则是开始穿梭于董卓和吕布之间,巧妙利用美色挑拨离间,
一步步瓦解这对“父子”的联盟。
认为貂蝉已被董卓强行占有,
自然好色的吕布因此对其主公心生不满情绪加剧。
董卓因貂蝉之事,屡次对吕布厉声呵斥,
两者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
此时,李儒得知了此状况。
画面展现,
李儒得知详情后火速赶至董卓府邸,试图说服董卓:
“明公您追求的是天下霸业,要稳坐江山,
依赖的是忠诚的臣属和英勇的将领。
为何要因一位女子而屡次训斥吕布将军呢?
万一吕布将军心存芥蒂,将来您倚仗何人完成宏图伟业呢?”
董卓听罢,眉头紧锁,询问李儒有何对策。李儒进言:
“貂蝉虽为红颜,吕布却是您帐下首屈一指的猛将。
若明公能借此契机,顺势将貂蝉赐予吕布,
必然赢得吕布的感激涕零,他会誓死效忠于您。
一介女子换得猛将忠心,实乃明智之举。”
董卓听后沉默片刻,回应道:
“文优所提确有道理,容我仔细考虑。”
李儒闻此言,心中稍宽慰。
然而,董卓回去之后,
却又沉浸于貂蝉的柔情蜜意之中,
一时无法割舍。
次日,李儒再次向董卓提及此事,提议择吉日将貂蝉许配给吕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