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超自然现象 (3/5)

年前的罗斯威尔事件的热潮显然还没有消退。记者们为了吸引读者,凡是跟外星人沾点边的新闻就会拿出来热炒。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泰勒摇摇头,“这次的报道实在太离谱了,那个农夫说自己被外星人抓走,在飞碟上过了一夜。”

“好在他没说在飞碟上有了艳遇,否则这则新闻的轰动效应更大。”约克想要打趣,但其他三位却面不改色,压根没有听他讲话。

“现在的报纸,永远只会说故事,从来给不出任何证据。”康佩斯基冷冷地说。

“现在这年头,凡是说不清的事情全都往外星人头上栽赃。”费米从兜里取出香烟和火机,自己先点着一根,然后分给其他同伴。

“可不是嘛,你看阿兰·邓的那个讽刺漫画,市内的垃圾桶找不到了,也成了外星人掠夺地球资源的证据。”泰勒很快就开始吞云吐雾。

餐馆和实验室只有几分钟步行距离,他们径直走进门内。餐馆四壁铺满橡木板,桌椅都是皮革包裹的,四人随便找位置入座,简单点了黑椒牛排和沙冬面。

“虽然到目前还没有出现一条让我信服的证据可以证明外星人存在,可是我仍然相信他们是存在的,毕竟宇宙这么大。”约克拿起刀叉切割牛排,因为担心尴尬,他先观察了同伴的眼色。

“我也同意。我的理由是平庸原理,既然我们的太阳在宇宙中是一颗平庸的恒星,那么我们的地球也是平庸的,我们人类就更是平庸的了。浩瀚的宇宙中一定不会只有我们人类这一种智慧文明存在,只是他们有没有来过地球,这件事还得靠证据说话。”泰勒抬头赞同道。

“银河系有一千多亿颗恒星,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出现地球这样的行星,也有一千万个地球了。再有万分之一的概率进化出智慧文明,那也至少应该有一千个像地球一样的文明了。”费米说。

“光是在银河系中,文明的数量就肯定不少。只是银河系实在太大,文明之间想要互相接触恐怕不容易。”接着费米的推演,康佩斯基边说边用叉子把乌冬面送进嘴里。

“让我来估算一下这种文明间接触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我感觉可能未必有这么难。首先我假设文明为了克服资源匮乏的问题,必须向外太空扩张,那么向别的恒星系发射探测器就是必然之选。因为银河系空间巨大,所以扩张的关键是探测器的飞行速度。”费米说道。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泰勒打断了费米,同时吃光了自己盘里的牛排,杯中的红酒也喝干了。

“相对论是伟大的,我没有异议,光速应该是星际飞行速度的上限。我们人类现在掌握的技术仅能达到光速的万分之一,在我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大胆预测,飞行速度达到百分之一光速是完全有可能的。”费米兴奋起来,晃动的胳膊差点碰倒身旁木架上的红酒瓶。

“按照人类目前的技术进步速度估算,我觉得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最多只要几百年的时间,可能会更短。技术进步的时间和漫长的星际旅行的时间比起来,确实不算什么。我同意费米的观点:扩张的速度关键在于飞行速度,文明的进化时间可以忽略不计了。”约克提出自己的观点。

“银河系的尺度是十万光年,如果按照百分之一的光速计算,一千万年可以从银河系这头飞到那头了;即便按照千分之一光速的保守速度计算,一亿年也能横穿整个银河系了。一千万年也好,一亿年也好,相对于地球存在的时间来说,都不算太长,毕竟我们的地球已经存在了四十五亿年之久。”费米说。

“你想表达什么?”泰勒歪头望着费米。

“我想说的是,对于已经存在了四十五亿年之久的地球来说,被银河系的其他智慧文明发现应该是很正常的事,银河系中存在如此众多的智慧文明,任何一个文明只要比我们早进化个一千万年,就应该到访过地球,至少他们的探测器应该到访过地球。”

“有道理,如果再考虑冯·诺依曼机器人的可能性,从理论上来说,智慧文明发展出冯·诺依曼机器人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事情。假设不止一个文明能进化到这种程度,我们的地球上早就应该布满了这种机器才对。”约克挑起眉毛。

“可是,他们到底在哪里呢?”费米低声喃喃道,“兄弟会的调查也不知道进度怎么样了。”

“什么兄弟会?”康佩斯基问他。

“哦,没什么。”

“这么说来,你应该相信三年前的罗斯威尔事件和最近的UFO报道啊。”泰勒及时把话题拉回来,这名过气的理论物理学家显然起了兴趣。

“不,虽然我愿意相信这些都是真的。但是我们搞科学的,首先应该相信的是证据。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明外星来物的有说服力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在我看来,银河系中的智慧文明利用无线电波互相联系应该是更加普遍的行为,毕竟无线电波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如果以光速为通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