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种类很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是牌形玉佩。牌子行内人称其为别子,为明清两代流行的一种佩饰,形状以长方形为主,也有圆形、椭圆形等。
据传,玉牌子始于明代,为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所创。而明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均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玉雕业在此时期也是空前的繁荣。正面雕山水人物,好刻诗文书法及落款,这种玉牌交融了绘画艺术中的诗书画印,雅趣情怀尽在方寸之间,遭到了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酷爱或刻铭文等。可能根据占有者地位、身份的不同,形式图纹也略有一些变化。
陆子冈。陆子冈,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琢玉大师。早年在苏州跟随匠人学艺,成名后被朝廷招入为皇室雕刻御用玉器。能够被皇室看重的人,技艺自然是非同一般。传说,陆子冈在小小一枚玉扳指雕刻出万马奔腾的画面,深受皇帝赏识,并受封为御用监御用玉匠人。陆子冈在明代的名气很大,多次被计入到文人墨客的文字中。比如明代著名的文人徐渭曾在《咏水仙簪》中提到:“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锋尽终难似,愁煞苏州陆子冈。“而张岱的《陶庵梦忆》中提到:“吴中绝技,陆子冈治玉之第一。”当时,不仅皇室贵族深爱陆子冈雕刻的玉器,平民百姓也爱收藏陆子冈雕刻的玉器。陆子冈琢玉有一特点,无论是什么作品,雕刻的对象是谁,他最后会留下自己的落款。尽管御用品不允许匠人落款,但陆子冈还是将落款刻在隐蔽处。最终被发现,皇帝自然大怒,为此陆子冈受到严重的刑法。可惜的是,陆子冈这样的琢玉大师最终没能将其绝技留给后世。
陆子冈尤其擅长平面减地之技法,就是浅浮雕。所制玉器作品形制仿汉,取法于宋,颇具古意,形成空、飘、细的艺术特色。所谓空,就是虚实相衬,疏密得当,使人不觉烦琐而有灵空之感;飘,就是造作生动,线条流畅,使人不觉呆滞而有飘逸之感;细,就是琢磨工细,设计精巧,使人不觉粗犷而有巧夺天工之感。子冈牌多为长方形,且其长宽是很有讲究的,应该是按黄金分割比例来制作的,大小适中,方圆得度,刀工精美,字体挺拔,地子平浅而光滑,在方寸之间不仅尽显玉质之美,更具玉工之精。陆子冈制牌非常讲究,有所谓“玉色不美不治,玉质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之说。后面一般诗文字体飘逸,粗犷的刀法味,陆子冈的刀刻字体灵空,细洁飘逸,像书法写在纸帖上!
玉质越佳,硬度就越高,雕刻的难度就越大。据说陆子冈的绝活应归功于他的独门刻刀“昆吾”,但这“昆吾刀”是从不示人的,操刀之技也秘不传人。后世称之为“子冈牌”。子冈玉雕一改明代玉器陈腐俗气,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到玉雕艺术中去,把中国玉雕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子冈制玉挂件,形若方形或长方形,宽厚敦实,犹如牌子,故简称为子冈牌。子冈牌的特殊魅力,体现在别开生面的形态上,从精美的玉质上,精细的雕工于一体的艺术风范上,方能领略到陆子冈玉雕的艺术风采。方形的子冈牌,非XJ和阗佳料不用,洁白无瑕,滋润温柔,花纹图案出类拔萃,以高超的琢玉技艺,多作剔地阳纹,以浅浮雕形式,将书画图纹表现得曲尽其美,淋漓尽致。常常一画琢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图,虽用琢玉工具碾出,仍不失画家的笔墨情趣;另一面雕刻诗文,龙飞凤舞,仿佛是名书家直接书写在其上,并琢有子冈印款。将中国的书画艺术镌刻在玉牌的正反两面,加上玲珑剔透的牌头装饰,具较高的观赏性,玩味无穷。传其地子还应该是磨砂地的。论玉质之精美、雕工之细腻传神则乾隆年间玉器为历代之冠,所遂使“乾隆工玉器”成为精美、高贵的代名词。
古代玉器特别是宋金元明清时期曾广泛应用于富贵人家衣服佩戴及古建筑、旧民宅和老家具上,在明清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千百年能工巧匠的高超造诣和艺术风格;其构思、刀工、章法使人遐想联翩。细观赏这玉器,典故,有戏剧、唱本、民间传说、人物、宗教神话等。玉器工痕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古拙,古朴而文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