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章 玉器概论 (2/8)

割时的难易程度。玉石硬度的检测通常有三种方法:刻划、压入、研磨。常用刻划硬度的工具:指甲(2~2.5)、铜钥匙(3)、铅笔刀(5~5.5)、玻璃(6)。

(五)解理和裂纹解理是矿石晶体的一种属性,其表现为纹理容易沿着某个平面裂开,这个易于裂开的面就是解理面。断裂纹:受外力形成,裂纹长而深,仅在局部,易于发现。

破碎纹:受外力形成,裂纹碎而多,长短、深浅、走向无一定规律,容观察。

龟背纹:受冷热变化而形成,纹似龟背,在表面。

炸心纹:受冷热变化而形成,纹自内向外作散射状,犹如蒜瓣,不易从外表观察到。

包裹纹:在玉石沉积过程中,凝固层没有粘接牢而形成。经常内中有个核,核外包着若干层皮。如玛瑙有包裹纹,孔雀石有洼子绺。

炸惊纹:这是玉石内应力表现出的裂纹。玉石中微小的裂纹在玉器行业中称为“绺”,又叫“纹线”、“水线”。

(六)杂质和包裹体在玉石中,不同其本身成分的异源物质包裹在里边,并且容易观察和区别,称为“包裹体”。

四、玉石的品种和分类从成因上说,有无机和有机成因形成的玉石。无机成因形成的玉石:翡翠、软玉、独山玉、岫玉、蓝田玉、青金石、绿松石、玛瑙、梅花玉、萤石、方钠石等;有机成因的玉石:珊瑚、琥珀、煤玉等。按组成玉石的矿物种类,可以将玉石分为两大类:

(1)单矿物集合体型玉石。由同一种矿物组成,如翡翠、软玉、青金石、孔雀石、绿松石等。

(2)多矿物集合体型玉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如独山玉、梅花玉等。

几种玉石的类型

(一)硬玉硬玉的英文名称为Jadeite,中国人称硬玉为“翡翠”。《说文解字》:“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翡翠”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班固《西都赋》和张衡《西京赋》,两赋中都有“翡翠火齐”之语。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明确提到他珍藏了一件翡翠玉罂。地质专家章鸿钊先生认为翡翠起于西汉,而且已进入京城长安,此后见于南朝梁和北宋。 1995年在云南腾冲城郊,发掘了一座纪年墓,墓碑上明确记载墓主人为“李老孺人墓”,年款为“崇祯十九年立(公元1646年,亦清顺治三年)”,墓中出土一只翠镯,经BJ地质矿产部矿床研究所鉴定为天然翡翠玉镯。1863年法国矿物学家穆德尔对从圆明园中抢劫的部分翡翠佩件进行了检验,得出结果是:翡翠属辉石族,主要成分为钠铝硅酸盐,硬度6~7,比重3.3。翡翠的颜色常见有翠绿、紫罗兰、藕荷色、红褐色、青灰色、碧蓝色、淡黄色及黑色、白色等色彩。翡翠的绿色又可分为玻璃艳绿、艳绿、玻璃绿、宝石绿、葱心绿、菠菜绿、瓜皮绿、蛤蟆绿、灰绿、油绿、油青、墨绿等22种。衡量翡翠质量的标准:翠好、地好、水好、完美度好。

(二)软玉狭义的软玉只指XJ出产的和田玉;广义的软玉包括传统玉石,如岫玉、独山玉、蓝田玉、玛瑙、水晶、玉髓、绿松石、青金石、琥珀、珊瑚等。

1、和田玉和田玉又名软玉,英文名称为Nephrite。因最早主要产于我国XJ昆仑山以北的和田,故称为“和田玉”,也有称为“昆仑玉、XJ玉”。和田玉由角闪石族中的透闪石和阳起石构成,化学成分是硅酸钙、镁、铁。和田玉的硬度为6~6.5,比重为2.96~3.17。一般是微透明,基本色有白、青、黄、黑、碧五大类,其中白色为最佳。抛光后有很强的油脂光泽的就是著名的羊脂玉。青玉的硬度在和田玉中最高,又称为“钢玉”。白玉和青玉中有时也有似红糖的颜色,称为“糖玉”。绿色的和田玉称为碧玉,黑色者称为墨玉。

和田玉的品种按其成因和采集的情况可分为三种:

(1)籽玉(籽料):指原生矿石经过风化崩落后,在流水、冰川、泥石流等外力因素作用下,带到河床中,在河水中历经千万年的水荡沙磨,成为鹅卵石状,其个体小,表面光滑、有皮壳。

(2)山料玉(俗称喳石玉):这种玉直接从原生矿床中开采的呈不规则块状,单体较大,棱角分明,无皮壳,相对而言不够温润、细腻。

(3)山流水玉:这类玉经自然风化、在流水、泥石流等外力作用下,散落和裸露在山野中的软玉,其特点是块状较大,表面较光滑,略有风化皮

3、独山玉独山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因产在我国河南NY市郊独山而得名,也称“南阳玉”。独山玉是以硅酸钙铝为主要成份的蚀变斜长石,矿物组成在所有玉石中最复杂,属多色玉石类。硬度6~7,质地坚硬,韧性差。独山玉的品种按颜色分有八种:白独山玉、红独山玉、绿独山玉、紫独山玉、青独山玉、黄独山玉、墨独山玉和杂独山玉。

4、岫玉(岫岩玉)严格意义上的名字叫蛇纹石玉,因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