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仿品从清代玉器中分离出来。下面笔者采用分析对比的方式把这些区别作一论述。
一、清代玉器原材料与现代仿玉所用材料对比
清代玉器用料主要是XJ和田玉,除此之外,清白玉料、黄玉、碧玉、墨玉等玉材也
被广泛使用。一般高白玉料用于官品及精品的加工,其余均为民间用玉。清代玉器一般说玉质好的工艺也精致,玉质差的工艺比较一般。有柳裂、有脏、有皮的玉料大多用于一般玉器和仿古玉器的加工。
现代制玉除使用少量的高白玉料制作玉坠、玉牌等外,很少有大料或用大料制作仿古玉器的情况。较广泛的是用青白玉料,残旧料和其它玉材改制。由于材料来源较困难,作伪者还经常使用新开发出来的代用料,这种代用料的玉质结构、硬度、密度都与和田玉材有明显的差别。
二、清代制玉设备与现代仿玉设备的精度对比
清代制玉设备还没有电动装置,更没有无级变速装置,且设备的材料、结构、精度都比
较原始。由于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低,设备的材料结构较差,必然导致设备与材料的自我磨损,会使设备精度、稳定性差,磨制加工效率低。因此工艺误差大是清代玉器加工中无法避免的工艺缺陷和工艺特征。这种缺陷和特征清晰地反映在玉器的艺术效果上,这一点可从清代玉器中发现,其工艺精度存在着不小的误差,如对称方面的误差,线条磨制与平行方面的误差,磨制基面上的误差等也充分显示了清代制玉设备与技术方面的水准。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制作玉器的设备和精度、材料和结构、工具和介质、效率与稳定性、加工技术和加工精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一些辅助性工具,如:平行靠尺、角度尺、平面研磨设备等,大大提高了玉器加工的效率和精度,缩短了加工周期,使玉器的图案纹饰更为精确细致,规格更为标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制伪,其效果几可乱真。但是现代手段也不可避免地留下现代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时代烙印。清代加工设备上必然产生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我们识别真伪玉器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
三、清代玉器与现代仿玉的绘画对比
清代书法绘画,不但继承了传统的绘画艺术,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本时代的艺术风格,并不断影响着其它艺术门类。玉器绘画艺术就是借助清代各门类的艺术风格,以玉器特有的表现形式充分反映了清代的历史文化,因此清代玉器的绘画设计带有浓厚的时代感。
现代玉器的绘画,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以现代绘画技法和风格仿制清代画风,其效果总欠于传统风格。因此仿制成形的玉器,从绘画风格上就可以分辨出真伪。如果仿制者采用现代照相制版技术,解决了绘画设计方面的问题,其仿制结果也要取决于玉工在磨制工艺上是否完全能表现出这种仿真效果。如果制造者缺乏一定的美工基础,不充分领会传统风格,达不到美术与工艺的统一,也仍然制作不出足以乱真的仿制品。因此,完全可以从绘画的风格上找到仿制上的不足和差别。
四、清代玉器与现代仿玉的工艺对比
清代制玉设备存在着精度差、转速低、磨削量小等方面的落后状况。因而在玉器的加工精度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主要表现有:规格与标准方面的精度、对称度、线条平行度、基面平整度、棱角过渡误差等等。这些工艺误差是设备精度、磨削介质与工具造成的,不是磨制技艺所能改变得了的。但是玉工完全有能力掌握磨制效果。利用低转速,低磨削量,可以进行反复磨削和修饰,直到磨制出充分显现玉器的艺术效果为止。虽然加工周期长,效率低,但可以体现玉器的艺术效果,做到各部位磨制细腻均匀。由于转速低磨削介质细腻,玉工手握玉件可以把握控制磨削量和磨削力度,当玉器成形后,就能达到一定的光洁度,给最后抛光工艺打下很好的基础。由于设备的精度极限和玉工的磨制技巧,形成了清代玉器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征。
现代的设备与工具要比清代的先进得多,不但精度高同时稳定性能好。有条件采用现代的磨削介质和先进的磨削工具进行加工,利用辅助工具提高加工精度,用其它一系列的革新手段提高仿制效果。这种效果表现在:玉器的纹饰图案比清代精细得多,微雕工艺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磨制光洁度与清代玉器光感极相似。说明利用现代技术设备不但完全有能力仿照清代玉器,在一些方面还大大超过了清代制玉水平。但现代设备、工具、技术又会造成一定的工艺缺陷和不足。由于精度高、转速快、磨削量大,会造成线条过渡不均匀,磨削深浅不一致,磨削线条不好,整体光亮度差等。从以上的效果进行一些技术分析能够发现哪些玉器是清代传统工艺制作的,哪些是现代设备技术仿照的
五、清代制玉与现代仿玉所用磨削介质的对比
清代制玉所用磨削介质是传统的石英沙(俗称沙浆)。这种沙浆颗粒筛选细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