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大游艇 (3/3)

是来场闭门的小型拍卖会。

赵新同意了这个方案,不过要求在一周内完成。而在买家的选择上,赵新顽固的在名单上划掉了来自日本和欧美的买家,只选择了中国藏家和几家博物馆。最终,这件笔洗被香港的一位买家拍下。

一周后,赵新上午收到汇款到账的邮件,立刻就买了一张当天下午飞往悉尼的机票。

这一天是7月30日,就在两天前,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游艇展”开始了。赵新打算去那里买条游艇,这事是他反复考虑的结果。

其实最实惠的做法是买条二手渔船,三四百吨级的也就三百多万。问题是买渔船除了要有公司,买完了还得办理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和所有权登记证书,还得办捕捞许可证、渔业船网工具指标转移证明等一堆资料,手续繁琐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

再有就是渔船的吨位,小的固然两个人就能开,可也装不下多少人,总不能把流民跟沙丁鱼一样塞进冷库里吧?可要买艘大的,比如上千吨级的那种,他和刘胜两个人绝对玩不转。

之所以要去国外,那是因为赵新是要把船带到另一时空去。而国内人多眼杂,管理严格,渔政部门还会定期检查。到时候一条渔船刚过完户就没了,怎么解释?

登机后的赵新先是眯了一觉,醒来后还没到吃饭时间,便跟空姐要了杯饮料,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翻看游艇展的资料。他走之前给几家公司发了邮件,对方很快就发了产品目录。

“不好意思啊。冒昧的问一下,您去悉尼是要参观游艇展?”

“嗯?”赵新茫然转头,就见过道对面的座位上,一名波涛汹涌的眼镜妹正看向自己。

“你说什么?”赵新没听清,又问了一遍。

“我是问,你去悉尼是要参观游艇展?”

“是啊,去看看。你......”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意大利Azimut-Benetti集团亚洲区的销售代表。这是我的名片。”眼镜妹从随身带的小包里翻出一张名片,递给了赵新。

“您要想买游艇,到了可以联系我,有折扣。”

赵新接过名片,这才知道眼镜妹的名字叫顾曦。

买不买两说着,咱俩先聊聊吧。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能有个美女在身边陪聊,还是不错的。于是赵新合上笔记本,迅速进入了耍贫嘴模式。

“北京人?”

“上海人。不过一直在北京工作。”

“哦,我说的呢。北京话说的不错,有向片儿汤话发展的潜力。”

“呵呵,您是老北京吧?”

“哎,提个意见。”

“什么?”

“别总您您的,听着忒生分。”

“呵呵,您,你说话真逗。”

“你是早上出生的?”

“你怎么知道?”顾曦很是惊讶,镜片后的大眼睛扑灵扑灵的,赵新心里也扑灵扑灵的飞出一只大鸽子。

“《诗经》上说,晨曦微现,笑靥君颜。曦就是指太阳嘛。”

“呀!你说对了,我爸爸就是翻到《诗经》里的这句给我起的名字。你读的书挺多啊!”

“......”

有了美女相伴,十几个小时的航程也就变得没那么漫长。

虽然赵新也算是谈判场上的老手,一肚子花花肠子,可他对游艇这种玩具真是一窍不通,装都装不出来,所以他只能跟顾曦请教。而对顾曦来说,从跟赵新的闲谈中,也基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讯息,知道了对方的需求,于是变的愈发热情。

高富帅什么的太遥远,这种大客户绝对不能放过。

等飞机落地,两人便互相加了微信和WhatsApp,还留了电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