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深夜问心(二) (2/3)

最有揭竿而起基础的东北地区好几年都将颗粒无收,别说种水稻了,种土豆都没戏,最多就能种点荞麦,根本不够吃。

难不成自己还要当运输大队长,从另一时空不断的买粮食?

岛国北部地区历来就是穷困之地,别说金银矿了,连铁矿都没有。岩手县那边历史上倒是盛产黄金,过去奥州的藤原氏就是靠着金矿发家的,可那都是镰仓时代的事了,早都采的所剩无几了。而且现在的岩手县是仙台藩治下,归属盛冈藩,藩主是南部氏。

赵新为什么知道这些?大河剧《炎立》和《独眼龙政宗》呗!

为了那不知道还有没有的丁点黄金,跟仙台藩打生打死?纯属有病!跟德川幕府抢佐渡金矿都比这有意义。

来到十八世纪的岛国纯属意外,遇上天明饥馑更是偶然。对他来说,花点钱收容百十号流民是为了免于良心不安,怎么说那些小判金和瓷器的来源......就当出点血,回馈社会做慈善了。

“是的,数百万人死亡,灾情持续可能还不止五年。”

赵新沉吟片刻,索性对几人解释道:“咱们这一路上的景象你们都看到了。胜三郎你是从江户过来的,相信你也看到了很多。有多少的村子都毁了,有多少人都被饿死了,又有多少人倒毙在路上?

而各藩,哦,就说弘前藩,按照利吉所说的,灾情过去了这么久都没有发放救济。津轻家是小,可再小也多少能拿出点粮食吧?至于江户那边,你应该比我知道的更多。”

赵新的“神仙手段”营地里的人都见到了,而胜三郎更是偷偷看到了凭空消失的“仙术”。赵新出手帮助这些灾民,并提供粮食、衣物、药品的行为,让胜三郎等认为赵新大人就是佛祖菩萨的使者,甚至就是菩萨下凡。

所以对于赵新的话,他本能的相信了。

“要死这么多人吗?实在太多了啊……”悲愤的胜三郎伏地痛哭。他痛恨自己在这场灾难中不能做点什么,痛恨那些藩主们、老中们和将军大人的见死不救;痛恨那些江户城内的大商人们的囤积行为。

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下级武士,无能为力。

如果没有赵新的出现,胜三郎现在也只是一具化作路边枯骨的无名尸罢了。

帐篷内,几人都是潸然泪下。

万造的儿子看着突然痛哭起来的大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随即也开始哇哇大哭。万造的老婆一把搂过瘦骨嶙峋的儿子,将他埋在怀里。女人在啜泣声中,泪水不断的掉落在垫子上。

“粮食都绝收了!村子里死的死,逃的逃。这叫我们以后怎么活啊。”万造的老婆突然抬头哭喊着。

赵新的身后传来沉闷的啜泣声,那是万造,他已经被之前的说话声音吵醒了,一直静静的听着。此时则把头埋在被子里,低声痛哭。

大家心里都在想的都是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农民,为什么这么苦啊?

在这个时代里,德川幕府虽然高喊着“士农工商”,看上去是把农民排在仅次于武士的阶层第二位,但那是在农民可以正常生产、缴纳粮食的情况下。一旦农民因为灾荒等原因逃离了农村并开始流亡的时候,他们在统治者眼里就根本不是人了。

自宽永二十年(公元1643年)起,德川幕府几次下令对农民进行各种严厉的限制,用以防止土地的兼并和控制农民的纳税能力。

比如不许随便吃大米;不许买酒、茶以及不许饮酒、饮茶;不许种植和消费烟草;农民家中的妇女如果喝茶过多或者喜欢游山玩水的,必须离婚等等。

而等到幕府倒台后的明治维新时代,田地间的产出再也无法维持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统治者们就把许多来自农家的年轻女人统统送到南洋当妓女。

你们爱死不死,只要能把挣来的钱寄回国内就行!

“那些藩主、将军大人根本不会管我们的死活!”愈发愤怒的利吉收住了哭泣,抬起胳膊擦着泪水,万分感激的看着赵新:“幸好我们遇到了大人您,否则……”

“离开!离的远远的!”蒙着被子哭泣的万造一把掀开被子,翻身扑倒在赵新脚下,嘶哑的嗓子发出了绝望的求救:“请大人您带我们找条活路吧!”

“请大人您带我们找条活路吧!!!”

突然,一片齐声的哀求,在帐篷外响起。

帐篷内的几人一惊,赵新于是站起走到帐篷门前,胜三郎则赶在赵新身前撩开了门帘。

门外的地面上,跪满了其他帐篷里的流民。被胜三郎喊声吵醒的人们,拉着、抱着自己的孩子,一同跪在地上,不少人也在低声哭泣着。

“请大人您带我们找条活路吧!”流民们看赵新没反应,继续哀求着。

赵新有些头大,虽然后世的日本他极为厌恶,可他也清楚,眼前这些十八世纪的穷苦人跟那些人没什么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