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更喜欢,只要能打发走媳妇就算烧了高香,自己还能多活几年。
世和考虑的建房成本,也考虑到将来会不会让孩子留在乡下,他费尽脑筋,固执地认为盖一层砖,一层土坯的房屋,就是夹层房屋,外面看是砖墙,里面是土坯,这样,面子就有了,也能节省建房成本。
建房花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准备材料费时费力,做土坯是世平一人在做,在田地里弄出泥块,然后拌了麦秸稻草,可以让泥巴更加结实,等到土坯干透了,就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这样的土坯房,一半是砖,一半是土,十分结实。又美观又实用。
世和在单位上请人做了混凝土的房梁,然后托人将房梁带回去,备用,再准备一些木材,油毛毡,石头和机制瓦,也就是俗称的机瓦,看上去大方,又实用。红瓦房,非常显眼。
石头作为墙的基础,承重墙很重要。在房子前后都要留排水沟,这样确保房屋周边干燥,让房屋更稳固。
世平按照哥哥的安排积极准备,在生产之余,准备建材,很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到材料准备齐全,世和刚好轮休,回到家,找好施工人,就开始建造,大概用了一个星期,房屋全部完工,然后在新房里大宴宾客。
大姑也从家里带来几只鸡,来犒劳犒劳工人和乡亲四邻,当然,也邀请了徐德恨来吃酒。
新房刚好在徐德恨的西北方,这一块宅基地属于世和,无可争议,只是地势略低。
在世平的老宅基地后面,地势较高,那里挖的有红薯窖,方便在冬季的时候储存红薯。
房子盖好后,世和就回城上班去了。
因为有了新房,婆婆和媳妇分开住,矛盾少了许多,这个时候添了人口,就是小儿子,浩檀。
因为前面有矛盾,加之彻底分家,对于老三,奶奶压根不管,浩楠的妈又要挣工分,没空管孩子,等要喂奶的时候,才回家去喂,平时都是浩楠来带浩檀,所以耽误了浩楠的学习,该上学的年龄错过了一年,直到世和听了马叔叔的话,将妻子和两个儿子弄到了城里,送他们去的,正是世平。
马叔叔看世和的申请获得批准,他也向单位提出申请,也获得了批准,因为他妻子在老家作民办老师,到了城里,暂时没有空缺,无法给她一个老师的岗位,她就暂时在家,作为家庭妇女,照顾三个孩子。
好在他们住在木材加工厂,地方很大,卧室不大,只是工人的休息室改造改造,就成了卧室,属于两间工人休息室,改成了两间卧室,中间是空地,当然,也有屋檐,可以遮挡雨水。
两间休息室,是全木结构,木材加工厂里的木材多得很,建两间木屋绰绰有余,即便建十间百间木屋都不在话下,考虑到他们初来乍到,不能过于张扬,马叔叔就十分低调,不过,小木屋有木头的香味,让浩楠非常喜欢。
就这样,马叔叔一家和世和一家,基本全都到了城里居住,只是户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这个是让世和十分头痛的事。
世和有集体户口,可以享受商品粮待遇,马叔叔也是,他们俩从部队复员,然后被抽调到工作队,然后又遇到重大事件,迅速安排到这个据说在当时红得发紫的好单位里,自己吃饱,没有问题,问题是还有家人。
因为没有户口,处处都要受限,吃的不是商品粮,而是高价粮,意思是买什么都没有票,都需要实实在在用钱买,就相当于代金券一般,没有各种票,就要多花钱,世和对钱非常重视,深知在城里离开了钱是寸步难行的。
他对钱非常节约,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找关系,能拿就拿,能节省一分钱就节省一分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