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楠的母亲总爱写信,因为信中要写需要钱的内容,世和想攒钱办大事,就是想要盖房子。一个要攒钱办大事,一个要花钱,日常开销。世和的目标很明确,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实现。
要想彻底解决婆媳矛盾,就要想办法。不娶媳妇不操心,既然娶了,就要操心,就像在农村,总有活儿干,刚丢下这个,又拿起那个,除非太阳落山才不停下来。也就是常说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他操心的事是,要想解决婆媳矛盾,必须要分开住,就是尽量让婆婆媳妇分开居住。
眼不见心不烦,也不叹息,眼不见为净,看不到就不会埋怨,心里就安静了。
婆婆的母鸡只认识旧的鸡窝,在老地方下蛋,这个对婆婆来说,是很大的损失,要知道,鸡蛋可以换盐,还能在过生日的时候享用鸡蛋,来了客人,也有各种炒鸡蛋,能拼几个盘,不让主人掉价。鸡蛋的用处太多,因此要想得到鸡蛋,就要先训练好母鸡,看来,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母鸡还是不听话,婆婆也就是十分苦恼。
婆婆用的方法就是,蹲守在鸡窝附近,等到母鸡到处转悠,咯咯叫的时候,婆婆就知道了母鸡要下蛋了。她就用小瓦片,小土疙瘩,朝着母鸡投掷过去,当然,不能打着母鸡,母鸡不知道婆媳分了家,谁的盘子谁的碗,谁的柜子谁的盆,谁的农具谁的鸡,鸡认为还是那个鸡窝就是下蛋的窝,其他的窝都不安全。
没想到现在的安全窝也不安全,制造危险的是自己的主人,这么一来,分家其实没分彻底,既然把母鸡分给了婆婆,那么,鸡窝为什么不分?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问题。母鸡想不通,为什么要让自己离家出走?为什么不带着鸡窝一起走?婆婆付出的努力白费,母鸡认死理,机会不离开自己的窝,不管面临多大的危险,不管主人是否有杀鸡取卵的想法,母鸡总是以下蛋为第一任务,因为鸡蛋就是自己的命,没了鸡蛋,就没了后代,没了后代,作为一只母鸡就不完整,这个鸡的鸡生就不完美,所以,作为母鸡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要把蛋下在自己的窝里。因为母鸡就是在这个窝里生的,在这个地方长大的,在这个窝里下的第一个蛋,有太多的回忆,想要中断,门儿都没有。
婆婆的计划破产,她为此伤心了好长时间。没办法,母鸡自己的选择,谁都不能干涉。
世和想到的办法就是,盖新房,让媳妇搬出来住,老房子留给婆婆和叔叔。在空间上分开,就能在时间上分开。不在一起,啥事都没有,在一个屋檐下,你的鼻子我的眼睛的,都难免有毛病出来,毕竟婆婆和媳妇没有血缘关系,因为结婚生子,才有间接的关系。在家里谁说了算,关系到领导权的问题,因此,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就像慈禧老佛爷就是不放权,哪怕牺牲掉所有老百姓,她也不放权。皇家如此,民间更如此,上行下效,自然而然。
他攒下每一分钱,但是,浩楠的妈却不明白这一点,在贫困家庭里长大的人,都害怕没这个没那个,当浩楠的妈离开穷娘家的时候,有了自己的家庭,物资相对比娘家的丰富,也就是十分得意,得意之后,就是努力攒这个东西攒那个东西,总觉得每一样东西都有用,都有价值,哪怕好多年都不用的东西,她也收留,不嫌多。
这样她就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囤货的工作。每次世和回家休假,第一天就先休息,休息好了,第二天才开始干活,将那些多余的垃圾全都清理,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但是,好日子不长久,等到世和休假结束再返回工作岗位之后,东西又开始多了起来,不知道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不管怎么清理,都无法清理干净。
何况,浩楠的妈没有收拾房间的习惯,这个和她从小没有亲娘有关,没有亲娘,总觉得有些遗憾。遗憾归遗憾,日子还是要照样过。什么样的人家找什么样的人家,都是有缺憾的家庭组成了有遗憾的家庭。
亲妈和后妈是截然不同的。
后妈心想,哪怕自己做得再好,血缘关系,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她忘记亲妈。亲妈再不好,也是亲的,可以从心底彻底原谅,不是亲的就没有这样的感觉。
世和的想法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依靠世平。因为世平还没结婚,在家是壮劳动力,整个生产小队里面,只有两个人能干,其中一个就是世平。
世平在小时候送给南方一个亲戚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因为方位在正南方,说话就有些差异,人们都喊他南蛮子。
南蛮子有的是力气,为了建房,为了要面子,更为了解决婆媳矛盾,世和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好新房,有了新房,就可以彻底分家。
世平也巴不得哥哥早点盖房,因为在当时,能搞得起房屋的为数不多,可谓是凤毛麟角。如果哥哥的新房在村里竖起来,那么他的脸上也有光,就是以后谈对象也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让对方不敢小瞧。
在当时,能盖的起来房屋的,算是当地翘楚,闻名乡下几十里的响当当的人物。
浩楠的奶奶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