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平到大城市的医院,非常好奇,也非常勤快,跑前跑后,嘴巴也甜,也会问医生护士,楼上楼下跑来跑去的,帮了世和的大忙,刘冰玉也是第一次到大医院,医院里的味儿浓厚,她有些不适应,晕头晕脑的,加上对浩楠的病的担忧,她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不断流泪,世和也在一旁安慰她。
好在医院人不算多,这是全市著名的医院。
父母匆匆忙忙地把小浩楠送到医院,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担忧。父亲的脚步如风,双手紧紧抱着孩子,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却顾不上擦拭。母亲紧跟其后,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孩子,眼神中充满了心疼和不安。
他们在医院的走廊里焦急地踱步,每一秒钟都仿佛无比漫长。父亲的眉头紧锁,嘴唇紧抿,不时地向医生的诊室张望,心中急切地盼着能快点轮到他们。
母亲则不停地轻拍着孩子的后背,嘴里喃喃自语:“宝贝别怕,马上就会好起来的。”她的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对孩子病情的忧虑。
当听到医生叫孩子的名字时,他们迅速地冲进诊室,脸上带着急切的神情,迫不及待地向医生描述孩子的症状,那声音里充满了焦急和恐慌,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会影响医生的诊断。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父母坐立不安,心悬在了嗓子眼,每一次脚步声的靠近都让他们的心猛地一提,期盼着是带来好消息的医护人员。
医生走出来,护士抱着小浩楠,医生说:“目前初步怀疑是败血症,但需要确诊,我们医院没有这方面的专家。”
听到这个消息,对世和、冰玉来说,如同晴天霹雳,这从老家到这里,已经费劲,这个是全市最好的医院,竟然没有专家,难道说要送去特大医院吗?
“医生,那怎么办?是不是贵院不打算接收孩子,不打算给他看病了吗?”世和焦急地问道。
“不是,先安排住院。这里是急诊,住院部的医生会安排,可能要请省城的专家教授过来会诊。你们别着急,这种病不是白血病,是败血症,怀疑是这个,需要专家会诊后才能确定,找到病根所在,就能对症下药,拿出诊疗方案,医治孩子的病。”医生不紧不慢地说道。
在护士的引导下,小浩楠被安排住院,住院部儿科的医生看了孩子的病,正如急诊医生所说,先安排住院,打上营养针和消炎针,先住院再说。
在医院的病房里,灯光略显昏黄。父母围绕着躺在病床上的小浩楠,满心忧虑。
父亲坐在床边,目光一刻也未曾从孩子的脸上移开。他粗糙的大手轻轻握着孩子纤细的小手,仿佛这样就能传递给他力量。他的眼神中满是心疼,看着孩子因病而略显苍白的小脸,眉头紧紧皱起,嘴角的胡茬也显得更加凌乱,尽显疲惫与担忧。
母亲则在一旁忙碌着,她小心翼翼地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着孩子的额头,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她的眼睛红肿,显然是刚刚哭过,但此刻她强忍着泪水,只为不让孩子看到她的脆弱。
每隔一会儿,母亲就会轻声询问孩子是否口渴,是否哪里不舒服。而父亲则会时不时起身,去查看点滴的进度,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整个病房里弥漫着紧张和不安的气氛,父母的心紧紧系在孩子的病情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牵动他们的神经。他们默默祈祷着,希望孩子能早日康复,重新恢复往日的活泼与健康。
“我看这个浩怡命太硬,争强好胜,估计以后谁都不服,家庭难幸福,对弟弟就是这样,何况对她的世和?”世和说道。
“闭上你的乌鸦嘴,你咋知道咱闺女将来不幸福?她不也是孩子吗?跟弟弟争抢着要姑姑抱,这也是孩子的天性,咋会有错?”
“不是,她不是争抢着抱,我听世平说,姑姑已经一边抱一个在左右腿上,是浩怡拉扯浩楠,让浩楠掉在地上的。不是姑姑没抱好,是浩怡拉扯,让姑姑失去重心,结果掉在地上了。”世和说道。
“世平的话你也信?就是姑姑没抱好,让孩子掉下去的。姑姑做事一向都是毛手毛脚的,一点都不稳当不靠谱。”
“算了,算了,姑姑不是赔礼道歉了吗?别追着不放,事情已经发生,无法弥补。要和好关系,免得再次出问题。”
“我看这件事一发,关系就无法恢复了。你妈妈和你弟弟妹妹都是一条心,专门对付我这个外来的,哪怕给你们任家生儿育女,也不被你们接纳,除了你们,自己维护自己人,对于我这个外来媳妇,一直看不顺眼。”冰玉说道。
冰玉坐在病床的一角,双手抱在胸前,眼眶微红,声音略带颤抖地说:“世和,自从我嫁到咱们家,我总觉得自己一直被当成外人。每次家里有什么事,做决定的从来没有我,好像我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世和一听,顿时有些慌了神,连忙坐到冰玉身边,拉着她的手说:“冰玉,你怎么会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