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试探态度 (1/2)

樊仁再次落败,被迫补足了村民们欠下的赋税。

陈彦借此机会一举成名,不仅救下了孟艳萍,博得了一个以德报怨的名声,还被村民们另眼看待,如今凝望甚至已经超过了身为亭长的樊仁!

刘邦仗义出手,帮助陈彦赢得了这场赌局。

为了投桃报李,陈彦将几人请到家中,并由张淑亲自下厨,款待众人。

几人落座,吴莱为他们一一斟酒。

刘邦不无感慨的说道:“要不是上次回去,樊哙把淮阴亭的事发经过告知给我,我还不知道竟然亏欠你这么多,就差那么一丁点,这小子就要进宫去当太监了!”

陈彦闻言,连连摆手:“刘亭长这话说的太客气了,您与杨县令交情甚笃,就算那日真东窗事发,凭借你老兄的面子,大事化小也绝非难题,您就别再寒碜我了!”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刘邦出手,陈彦自然感谢,但对于对方的这番吹捧,他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肯应下。

面前这几个可都不是什么善类,陈彦可不想和他们有太深的往来!

见陈彦不肯接招,刘邦当即转变策略:“你瞧我这个记性,都坐在一个酒桌上了,还没给你介绍这几个人的底细呢,这话不说清楚,这酒可怎么喝?”

刘邦一一为陈彦介绍起了与自己同来的几人,樊哙,雍齿,周勃,任敖。

个个都是汉初诸侯,也都是未来覆灭秦朝的重要人物。

今日他们齐聚在此,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明显是想请陈彦加入他们!

陈彦脸上带笑,一一与众人敬酒。

刘邦虽然只是一个亭长,但却有鸿鹄之志,说起话来气度十足,直听得吴莱双眼发直。

“大秦看似强盛,实际上却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如今北方匈奴势大,朝中还需倾注资源培养军队,始皇帝要修陵寝,储君之位还悬而未决,依我来看,大秦怕是寿数将尽了!”

大秦实行高压统治,百姓不敢妄议国事。

吴莱平日里就是个地痞,游手好闲,有哪曾想过如此深层次的问题?

如今听刘邦提起话头,吴莱顿觉醍醐灌顶:“没错,每年收这么多的税,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这寿数还能长到哪去……”

“吴莱!”

还不等吴莱把话说完,陈彦便直接喝止了他:“喝酒都堵不住你的嘴,去厨房看看你嫂子菜炒好了没有!”

陈彦怕吴莱头脑一热,便要与刘邦搅和在一起,于是便先将吴莱支开,又对刘邦说道:“刘亭长,我陈彦是个粗人,不懂得那些大道理,我只知道朝廷不可妄议,否则要吃官司!”

“至于天下之事,我并不关心,我只想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打打猎,耕耕田,混个糊口便已经足够,至于朝廷寿数几何,这与我似乎并无什么关系吧?”

陈彦不想卷入到这些事情当中,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明确的认真。

大秦末年,群雄并起。

他虽然深谙这段历史,可对于刘邦这种天命之人而言,他也不过只是一个炮灰而已!

能够再世为人,陈彦很是珍惜,他可不想因为一己贪念而被卷入到历史的洪流当中,一旦如此,那任凭他如何挣扎,恐怕都将难以抽身!

面对陈彦恶这番说辞。周勃,任敖两人明天有些失望,只是频频叹气。

樊哙面露不悦,一连喝了几杯闷酒。

只有雍齿看向他的眼神充斥着欣赏与赞许,似乎是对他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颇为欣赏!

至于刘邦,他并未因为陈彦的反驳而出现任何不满。

他只是摇头说道:“兄弟你这句话说的没错。试问世人谁不想过安安稳稳的日子?有谁愿意提心吊胆,颠沛流离?”

“就像今日里的那些村民,他们是故意不肯交税的吗?还不是因为苛捐杂税日渐猖獗,这才导致百姓们连糊口都难!”

说至此处,刘邦话锋一转:“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如今的皇帝,便将咱们视作刍狗一般,丝毫不将咱们的死活放在眼里,难道这个时候就不该有能人志士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吗?”

刘邦这番话中的煽动意味可谓十分强烈。

字里行间全都充斥着对于当权者的不满,以及自己想要反抗命运的态度!

陈彦并未否决,只是颔首说道:“刘亭长这话说的的确没错,可是你我不过草民,又哪里有什么资格扭转乾坤?”

“有啊,兄弟你有!”

一听陈彦问出这话,刘邦顿时来了精神:“你之前以一敌三,不落下风,面对县令,还敢砍下对方一只手来,这说明兄弟你是有仇必报,是真正的大丈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