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他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仿佛被踩到尾巴的野兽,“你可清楚,这新制度一旦推行,会触动多少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的利益?他们又怎会轻易答应?你这不是在自找麻烦,挑起事端吗?”
苏璃面对右丞相的咄咄逼人,只是微微一笑,笑容中透着自信与从容,仿佛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她深知,新税收制度乃是改革的核心关键所在,也是最容易触动那些既得利益者敏感神经的部分,但她早已为此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如同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对即将到来的战斗胸有成竹。“丞相,”她的声音不疾不徐,沉稳而有力,“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本就是为了打破旧有的不合理秩序,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她的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右丞相的眼睛,眼神中毫无畏惧,仿佛在向他宣告自己的决心,“如今,世家大族凭借着家族的庞大势力和深厚根基,长期享受着过多的特权,他们肆意逃避赋税,将沉重的负担全部转嫁到普通百姓的身上。”她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仿佛看到了百姓们在沉重赋税下艰难生活的困苦模样,“新的税收制度,正是为了矫正这种不公平的现状,让税收更加公平合理,切实减轻百姓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喘口气,过上稍微安稳的日子。同时,从长远来看,也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至于世家大族,”苏璃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期许,“我相信,只要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深入了解改革的深远意义,明白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相信他们最终也会理解并支持改革的。”她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视着整个朝堂,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染力,“毕竟,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是我们每一位臣子、每一个百姓共同的目标,不是吗?”
苏璃的这一番回答,再次展现出她的睿智与果敢,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许多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看向苏璃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赞赏。右丞相李丰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面对苏璃这有理有据、无懈可击的回应,也只能暂时无奈作罢。他狠狠地瞪了苏璃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给我等着,这笔账我迟早会跟你算!”心中则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扳倒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挑战他权威的年轻人。
苏璃看着右丞相吃瘪的模样,心中并没有丝毫的得意与骄傲。她深知,这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胜利,宛如漫长征途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驿站,未来还有数不清的惊涛骇浪、艰难险阻在等着她。右丞相及其党羽,绝不会因为这一次的挫折就轻易放弃,他们必定会绞尽脑汁,想出更多阴险狡诈的办法来阻挠改革的顺利推进。
退朝后,苏璃独自走在回宫的路上。温暖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却无法驱散她心中沉甸甸的忧虑。她清楚地知道,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每一步都布满荆棘,充满了难以预料的挑战。但她早已在心底立下坚定的誓言,无论前方等待她的是怎样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她都将始终坚守初心,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奋勇前行,永不退缩。
回到府邸,苏璃顾不上片刻休息,便一头扎进了书房。她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眼神专注而深邃,仔细地梳理着今日朝堂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用心思考着右丞相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她深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唯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占据主动,赢得胜利的曙光。
“来人,”苏璃突然开口,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寂静,如同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去把张大人、王大人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务必请他们尽快前来。”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仿佛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我们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不能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来谋划阴谋诡计,我们要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
不多时,张大人和王大人匆匆赶到。三人围坐在书桌前,神情严肃而专注,开始热烈地商讨下一步的改革计划。他们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容不得有丝毫的浪费。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中,他们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为改革的成功赢得一线生机,为国家和百姓的未来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已沉睡,唯有书房内的灯火依旧明亮如昼。苏璃和两位大人的讨论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那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希望,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尽管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黑暗似乎无边无际,但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怀揣着坚定的信念,肩扛着对国家和百姓沉甸甸的责任,就一定能够冲破重重阻碍,跨越万水千山,实现改革的宏伟目标,让国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让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