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老荀偷偷唱反调?! (1/2)

毕竟,贾诩的计谋只是毁了一座城池、歼灭了一支军队,而司马白的一计,却能令一方诸侯覆灭,让那刘大耳无处安身。

与那些荆州名士所吹嘘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相比,他帐下的这位毒士司马白,早已名震四海。

今夜过后,恐怕荆州的士子们一听到他的名字便会心生畏惧。

此时,众谋士听闻曹操提及司马白,也不禁心生好奇。怎么他未与贾诩一同到场?

曹操主动开口询问:“文和,你与仁达一同负责监制口布之事,为何不见他与你同来?”贾诩听后,面色微变,心中暗自骂道,这司马白真是个狡猾偷懒、缺德透顶的家伙。自己在这衣监处悠闲自在,他却让这老骨头来向丞相请假!

“禀丞相,司马仁达因督造口布之事繁忙,暂时无法脱身。他特托我向丞相请罪,望能得丞相谅解。”贾诩虽口称司马白忙碌,实则司马白只是在那边品茶小憩。若曹操知晓真相,恐怕会大发雷霆。贾诩并不在乎司马白的死活,他只担心自己会被牵连其中,与司马白一同遭殃。因此,他只得睁着眼睛说瞎话,为司马白圆谎。

曹操听罢贾诩的解释,点了点头道:“无妨,仁达为我军事务尽心竭力。他此刻仍心系军中士卒安危,无法抽身亦是情理之中。我又岂能怪罪于他?”

“我们先进行军议吧,事后文和你再将此情况告知他便是。”言罢,他挥手示意贾诩落座。帐中众人闻此,亦是面面相觑。他们皆觉司马白面子不小,竟能让丞相如此宽容相待。

这位年轻才俊,原本该是献策的核心人物,竟然敢在此刻缺席?

更为奇特的是,丞相竟然没有发怒?

反而觉得此子是在默默履行他的职责!

这让在场的智者们此刻也是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程昱这位资深谋士,内心却暗自责备起司马白来。

这小子也太过于自负了吧,简直不把主公放在眼里!

但无奈的是,司马白如今深受丞相的器重。

他也不好再出声责难。

夜幕降临,曹军大营中人来人往,繁忙异常。

许多人在为即将到来的子时抛尸计划做着准备。

而曹操的中军帐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曹操此刻眉头紧蹙,越是到了关键时刻,他越难以放松警惕。

白日里,他已与众谋士商讨妥当各项军务。

傍晚时分,程昱已经将所有的尸首整理得井井有条。

连同那些即将派上用场的投石车,也已经准备得万无一失。

只等今夜子时一到,便可将那些病卒的尸首投入新野城中。

让那刘备尝尝这苦头!

到了那时,疫情将如野火般在新野蔓延开来。

必将引发人心惶惶,刘备的大军也将因此不战自溃。

而他曹操,便可挥师南下,轻松将荆州收入囊中。

那么,占领荆州之后,他又该如何行动呢?

想到这里,曹操不禁望向东方,目光深邃。

那荆州东面的孙氏小儿,依仗着长江天险,割据江东六郡。

自继承父兄基业以来,已培养出一支精锐的水军。

时刻觊觎着中原之地,对他曹操而言,无疑是心腹大患!

但他麾下的将士多为北方步卒,并不擅长水战。

届时,他又该如何对付那孙权小儿呢?

总不会真的有人再提出那种疯狂的计策,将染病而死的士卒投入江中,顺水漂流至江东吧?

曹操此刻脑海中闪过这一毒计,不禁打了个寒颤。

随后又觉得自己的想法过于荒谬。

毕竟此等奇谋只能用一次,若是再用,恐怕会适得其反。

战后此事若传扬出去,孙权那边定会提高警惕,加强防备。

这么一想,曹操心中再次庆幸不已。

幸好他帐下有这三位杰出的谋士啊!

而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声询问。

“丞相!丞相是否已经安歇?”

在灯火的映照下,一个身影急匆匆地闯入帐中。

在夜色深处,一个雄壮的身影猛然闪出,横在了前行的路上。紧接着,一声粗豪的嗓音响起:

“咦,这不是荀军师么?”

“夜色已深,军师缘何擅闯丞相大帐?”

“我险些以为刺客来袭,差点便挥刀相向!”

曹操得知是许褚拦住了荀攸,他急忙穿衣起身,命令许褚在帐外守护。随后,他将荀攸召入帐中。曹操披着外衣,坐在榻上,抬头看着满脸紧张的荀攸,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问道:依旧

“觉得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