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大耳贼反间之计!曹老板察觉! (1/2)

单从征讨新野的角度看,投尸传毒之法无疑最为迅速且高效。

然此法过于残忍,有悖人伦。

即便能速取新野,乃至富饶的荆州,此后恐怕亦会使此地陷入悲惨之境。

他们返回朝廷,亦恐遭同僚非议,背负一世骂名。

因此,荀彧责备他们未能成功劝谏曹操,此责备合情合理,他们亦无言以对。

至于敢于亲自出面,痛斥曹操不义之举者,恐怕唯有那位荀令君有此胆识与勇气。

尽管荀彧在曹操麾下地位崇高,但此行恐怕亦难有好下场。

正当众人心中忐忑之时,曹操阅完荀彧书信,竟发出一阵爽朗笑声。

“哈哈哈!真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

“荀令君果然忠直之士。”

众人闻言,皆抬头望向曹操,见其面露欣慰之色。

他手持荀彧书信,兴奋地向众人展示道:“荀令君赤诚之心,实令人感动!”

“其责备,使我心中畅快,连日郁闷一扫而空,连头疼都缓解了许多!”

“但我岂是无德无道之人?”

“来,将此信传阅,让众人都看看!”

曹操话音刚落,帐中众人皆愣住。

他们惊讶地看着曹操,完全无法理解其意。

难道他已开始后悔使用那毒计?

但观其神情,又不似后悔之状。

至于他说的通体舒泰、头不疼了,更是让众人觉得古怪。

毕竟,曹操头风病是人尽皆知之事,还有一段与此相关的趣事。

当年官渡之战时,袁绍麾下名士陈琳作讨伐檄文,将曹操骂得狗血淋头。

结果曹操被吓出一身冷汗,头风病竟奇迹般好转。

如今荀令君一骂,竟也让曹操感觉舒坦?

众人不禁开始猜测,曹操是否有什么特殊癖好。

不过,既然他并未表现出不悦,众人也总算松了口气。

而此刻,在众人之中,程昱始终保持沉默,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待众人传阅完荀令君给曹操的书信后,他们心中的疑虑和担忧才稍减。

这位长者猛然从人群中挺身而出,手中紧握着一份帛书,他语气深沉地禀告:

“启禀丞相,有紧急之事需向您禀报!”

“我军今日在新野城附近捕获了一封秘密信件。”

“请丞相过目。”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显露出疑惑之色。

两军正在交战,刘备此刻送来密信,究竟意图何在?

求和的可能性存在,但似乎又并非如此简单。

毕竟,这封密信是程昱亲自提及并强调为截获所得。

众所周知,自从郭嘉离世后,曹操麾下负责情报收集的隐秘机构——校事府,已交由程昱全面执掌。

程昱如此郑重其事提及的密信,其内容定非寻常。

曹操亦是面露困惑之色:

“呈上来。”

程昱随即走上前,恭敬地将密信递交到曹操手中。

曹操接过信笺,迅速将其展开。

他原以为会看到刘备求和的言辞,却不料信中内容竟让他脸色大变。

本以为刘备会低声下气地提出求和,却不料信中所写,与预想中截然不同。

曹操初时还略带轻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待读完全信内容,曹操竟愤怒地将信重重摔在地上。

他的脸色显得极为不自然,这一幕自然也被众人尽收眼底。

众人心中一惊,好奇刘备信中究竟写了些什么,竟让丞相如此动容。

荀攸弯腰捡起信笺,仔细浏览其中的内容。

信中的辱骂之语他并不意外,但令他震惊的是,这封信并非专门写给丞相的。

收信人另有其人,而信末刘备的那番肺腑之言,更是让荀攸心生疑惑。

“备与君共度艰难,昔日有志卧薪尝胆。今朝大业已成,曹贼失道,君当归来。”

荀攸低声诵读。

细细品味信中最后两句,有心人便能从中察觉出些许不寻常的意味。

关键之处便在于那“大业已成,君当归来”八字。

更令荀攸惊讶的是,刘备信中之意,似乎早已洞悉了他们这边的抛尸之计。

他此前曾与此人有所交集,甚至心生疑虑,疑其本为刘备麾下之人。

此事实在引人深思,其中必有蹊跷。

那么,在这曹营之中,究竟是哪位能让刘备亲笔书写如此甜腻的密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