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孤军深入。
“我们赠孙坚六千兵甲,让其伪装成我军,会加强他们的这一观点。
“其二,李儒会想,如果徐荣真的接应我们过河,他们正好将我们与徐荣一网打尽。
“其三,李儒肯定会安排人限制和监视徐荣。
“而且他定然还会日夜派人来孟津关侦视。
“如果我们真与徐荣勾结,并且渡河,他们便会立即调集大军来将我们与徐荣一并剿灭。”
陈玄话音落罢,众人陷入了沉思中。
曹操默然点了点头。
虽然陈玄已经在他面前展露过了他无与伦比的揣测人心的能力,可曹操还是被震撼到了。
陈玄的推演,几乎把董卓会选择的路,徐荣会选择的路,李儒会选择的路,全部都规划好了。
如果说这是一场对弈。
那陈玄根本就不像是在与人博弈,而就像是在复盘。
就好像,李儒、董卓这些人的棋早已经落子,而陈玄做的,只是把他们走的棋一步一步展现出来。
这太过让人匪夷所思了。
以致于,曹操此时觉得有些过于梦幻。
毕竟,只要其中有一步棋走错了,没有按陈玄预想的路线来走,那陈玄的判断便全部错了。
如果是其他人在曹操面前说这些,曹操早就觉得其人在说大话,把他赶出去了。
可是陈玄给曹操创造过奇迹。
曹操愿意相信陈玄还会继续给他创造奇迹。
“之所以要选孟津。”陈玄继续解释为何要在孟津渡河。
“主公请看,”陈玄指着雒阳南面的几个险关。
“这几关皆建在嵩山之上,只要战事一起,其关上烽火一点,雒阳便可得知。
“而唯独孟津关,其视野被邙山阻隔,烽火台必建在邙山之上。
“我们只要派小股部队夜渡黄河,将邙山之上的烽火台控制。
“则当我们与孟津关中的守军相争之时,只需要隔绝道路,则雒阳中的董卓便无法得知我等已经渡了黄河。
“这便是为何我让主公北渡黄河,而非南下轘辕、大谷二关。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董卓迁都的时候,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只有从孟津入雒,才能做到。”
……
曹操听着陈玄的话,再看着地图,再次陷入了思考。
陈玄的计策无疑有可行性,而且如果成功了,说不定还能一举将董卓击杀在迁都路上。
但说实话,虽然他早已经决定听从陈玄之策,渡河。
但他心底其实一直都是有犹豫的。
渡河偷袭,不得不说是极为大胆的奇策。
但绝非稳妥之策。
他率军渡过了黄河,便是悬军深入,再没了粮草补给与任何退路可言。
现在将士们还不知道北渡黄河后,还要南渡黄河深入敌军腹地。
可一旦他们知道了,心底未必不会害怕,毕竟渡河而战,是自陷死地。
一切兵行险招之策,无不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决心,更需要一支令行禁止的精锐之卒。
之前两胜,曹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有任何负担,就是死了,也能留下烈烈声名。
可现在他已经不是光脚的了。
他已经拿下了一胜,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名声,还有他本不敢想象的,足以让他在乱世立足的战马、精卒、兵甲。
他其实没有必要如此弄险,他可以学其他人,养精蓄锐,另图大计。
再行如此险招,如果败了,本来已经得到的美名,恐怕就要转变成【轻敌冒进,恃胜而骄】
而他曹操,少不了要成为下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遭世人嘲讽,贻笑大方。
曹操还没说话,夏侯惇却是率先疑惑问道:
“可祭酒为何要离间董卓与徐荣,把徐荣调至孟津关呢?
“孟津关中的守将若是其他人,此夜渡黄河,奇袭孟津关之策,不是也可行吗?
“何必搞得这么复杂?”
陈玄早知道必有此问,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摇了摇头:
“自然也是可行。
“但如果不是徐荣,我们就要多花很多力气。
“而且也未必能再确保万无一失,成功奇袭埋伏董卓了。”
曹仁与夏侯惇则再次投来询问的表情。
“为何?”曹仁不解。
曹操听到这,却已经是恍然大悟,把陈玄之策完全捋想清楚了。
于是沉默片刻,再次理清思路后。
曹操将陈玄之前献与他的渡河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