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说了出来:
“你们可知道淮阴侯渡黄河袭魏豹之策?”
二人摇头不知。
“淮阴侯与魏王豹大军对峙,大做舟楫,在蒲坂津假装渡河,而后却偷偷率大军从蒲坂津以北五十里外渡河。
“之后渡过黄河,淮阴侯没有南下与魏豹决战,而是深入魏国腹地,直捣魏国都城,也就是如今的河东安邑。
“魏王豹震惊回援,樊哙则渡过黄河,淮阴侯则立马放弃安邑,回击魏王豹大军。
“魏军被淮阴侯与樊哙两面夹击大败,魏王被俘。”
曹仁与夏侯惇连连赞叹点头。
夏侯惇感慨不已:“淮阴侯用兵当真百无禁忌,神出鬼没。”
他现在总算明白了。
主公说这个典故,应该就是他们向南渡河之时,会用到此计。
这么一想,他突然发觉,陈玄用策,当真与淮阴侯颇为相似。
同样的肆无忌惮百无禁忌。
同样的机变如神出神入化。
用兵如此大胆的前提,则是早已经在出兵之前,便已经料尽了敌人的动作。
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善战者,总是调动他人,而不为他人所调动。
陈玄这一个多月来的表现,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
当真是太可怕了……
曹操继续他的分析。
夏侯惇于是收回思绪,继续聚精会神。
“虽然西凉军不会派重兵把守黄河以南的两关,但如太阿所说,沿河堤日夜巡视必然是少不了的。
“我们如果想不被发现地渡过黄河,就必须安排一支疑兵假装渡河。
“对面孟津关的守军,在发现我们欲渡黄河时,便会立即将此事告知董卓与李儒。
“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奇袭迁都中的董卓了。
“所以。
“我们需要的是孟津关的守军,在我们迅速发动奇袭夺关后,保持完全的沉默。
“需要的是让董卓完全察觉不到我军已经渡过了黄河、拿下了河隘。
“要做到这一点,便是奇袭渡河夺关后,让关隘内一切如常,让董卓始终认为,我们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而能花最少的气力便能做到这一点的,便是让彼时完全没有了退路的徐荣,不得不投降于我们,配合于我们,让董卓觉得一切如常。
“这也就是为何太阿说,要离间徐荣,要逼反徐荣,从而利用徐荣,最后达成埋伏董卓的目的。
“如太阿所言,如果守关的是别人,也不是不可行,却未必有十足的把握了。
“毕竟,除了徐荣,其他人都有退路,都可以降而复叛。
“而徐荣在被离间的情况下,连丢两关。
“他自己会明白:就算他没有与我们勾连,董卓及西凉军的所有将校都会认为他与我们勾连了。
“就算董卓仍容得下他,其他人也容不下他了。
“到时候摆在徐荣面前的,便只剩最后两条路,要么死,要么降。”
曹操举杯沉默片刻,继续道:
“如此连环之策,可以说是既胆大包天,又尽情尽理。
“太阿用兵之智谋,简直如淮阴侯再世,惊世骇俗。
“当真是令人击节赞叹,望尘而莫及啊。”
曹操遥敬陈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在说到淮阴侯之时,曹操便已经做了决定。
淮阴侯东渡黄河直击魏国都城,难道不是兵行险招?
淮阴侯背水一战,安排两千精锐奇袭赵将陈馀大营,难道不也是兵行险招?
至于士气。
晓以利害,自己身先士卒,何愁士气不盛?
陈玄已经给他带来过两次这样的奇迹。
他现在已经愿意相信,陈玄真的还能继续为他创造奇迹。
那日指天发誓,言犹在耳,历历在目:必用之,信之,专之。
他现在既用之,又专之,难道做不到信之?
想到这,他不知道怎么来的一股莫名的感觉:
纵使董卓、徐荣没有按陈玄的路来走。
陈玄也会立刻,马上,给董卓和徐荣设想出另外一条路来。
曹操为自己完成了一次洗脑。
“渡河!”曹操道。
“彩!”
“彩!”
曹仁与夏侯惇想明白了这一切,相继朝陈玄各敬一杯,由衷赞叹。
“主公,有一人求见。”一名宿卫走进帐来。
“不见。”曹操想也不想直接回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