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数,加上私底下找人宣扬自己的善举和义事,仁德之名就算是在幽州境内都广为流传。
这就是水军和宣传的用处。
为百姓造福虽然是他的本意,但是,只知道闷头做善事的那是傻子。
做了善事,不宣扬一下。
谁知道你做了善事?
谁会感激你?
但是找水军宣扬自己的名声,那就截然不同了。
宋江一个伪君子,靠什么拉起的梁山,说到底就是一个义字。
混江湖,义字为先。
及时雨宋江之名,只要报出来,多少江湖人纳头就拜,口喊哥哥。
大汉以仁孝治国,仁德之名传的越大,待到乱世之中,慕名而投的豪杰就越多。
刘备一个卖草鞋的,靠什么能和曹操这种枭雄三分天下。
背景?势力?
他有个屁啊。
就一个捡回来的皇叔之名,还有两个能打能抗的义弟。
要是没有这个仁德之名,关羽和张飞再能打有个屁用。
所以说,他这一套还是从自己儿子身上学来的。
只不过,他的仁德比刘备更真实。
刘备的仁德多少沾点演技,要说真为百姓做过什么事情?
他成天东逃西窜,有个鬼的仁德之举。
而他这个当爹的,可是实实在在的拿自己的腰包,造福百姓。
几十年如一日,就算是白眼狼也该养熟了。
造势几十载,仁德之名,整个幽州谁人不知?
甚至于,就连整个大汉治下,他的仁德之名都传播甚广。
在这个孔融让个梨都能被吹起来的时代里。
他这种人,在普通百姓眼里,基本上等同于圣人了。
不过,这种名声基本上只在平民百姓和寒门之中流传。
至于那些上流名士,一个个出身世家门第,可不看重这些东西。
想要混进去,精通音律五经那是最基本的东西。
能创作出几篇文章、诗书,拜入名师之下,才勉强算是入门。
最起码也得编出一本书,有点成就,琴棋书画有哪一项堪称绝妙,才算得上是大佬。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沽名钓誉。
找几个名声显赫的大儒吹一吹,让当世有名的评师给个好评,才能名传各州。
名士,名士。
突出的就是一个名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