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麾下第一猛将,他目光冷峻,身姿矫健,巧妙地操控着战马,不断变换位置,手中长枪或挑或刺,寻机反击,一时间竟与那贼军头目斗得难解难分。
周围,士兵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难民们在不远处惊慌失措地躲避着。
几千贼军虽人数上不占优势,可凭借着一股悍勇之气,与张辽所率的先头部队僵持不下。
“张太守,此人正是徐晃。”
杨奉给张扬介绍道。
张扬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了然,难怪这贼军头目如此勇猛,竟能与张辽僵持不下。
他定睛细看,只见徐晃身着一袭略显破旧却干净整洁的战甲,甲片在激烈拼杀中碰撞作响,隐隐散发着久经沙场的气息。
其面容冷峻,剑眉之下双眸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坚毅与果敢,每一次挥动巨斧,都似带着千钧之力,招式之间尽显章法,显然并非有勇无谋之辈。
张扬心中暗赞,当下高声喊道:“徐将军,且住手!我乃河内太守张扬,久闻将军大名,今日特来相见。”
言罢,驱马缓缓向前,示意张辽也暂且停手。
徐晃听闻喊声,手中巨斧一顿,转头看向张扬,目光中满是审视与戒备:“你便是张扬?哼,我徐晃虽在白波军中,却也听闻你有些作为,只是今日你带大军前来,莫不是要将我等赶尽杀绝?”
张扬微微摇头,神色坦然:“徐将军误会了,我知白波军中多是良善百姓,我此番前来,只为救百姓于水火。”
“我观将军一身本领,心怀正义,不如加入我麾下,共保一方安宁,成就不世之功。”
徐晃微微皱眉,似在思索张扬话语的真假。
此时,杨奉也上前一步,恳切地说道:“公明,我等已归降张太守,张太守仁义无双,待兄弟们极好。如今这乱世,咱们需寻明主,方能施展抱负,你就莫要再犹豫了。”
徐晃环顾四周,见难民们惊慌失措,又看向张扬身后军容严整的部队,心中已有了几分决断。
他长叹一声,将巨斧立于地上,抱拳道:“张太守,既如此,我徐晃愿信你一回。但我麾下这些兄弟,都是生死与共之人,还望太守能妥善安置。”
张扬面露喜色,连忙点头:“将军放心,只要真心归附,我必一视同仁,日后一同建功立业。”
徐晃见张扬言辞恳切,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消散而去,单膝跪地,郑重道:“末将徐晃,愿率部归降,听凭张太守调遣。”
张扬急忙下马,亲自扶起徐晃:“有徐将军相助,如虎添翼,我等必能共创大业。”
众人收拾战场,安抚难民后,启程返回野王县。
一路上,张扬与杨奉、徐晃等人交谈甚欢,众人对张扬的治军方略、未来规划颇为赞赏,张扬也愈发觉得杨奉、徐晃等人是难得的将才。
回到野王县,张扬立刻召集众将。
他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此次出征,虽历经波折,但收获颇丰。我们不仅击退贼军,救下难民,还得杨奉、徐晃诸位将军这等良才。”
“然而,这乱世之中,危机四伏,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步伐。”
就在这时,李傕站了出来。
经过主动出击讨伐白波军,改善了李傕对张扬的个人意见。
此刻。
李傕满面敬重,对张扬拱手道:“张太守,世间既无白波军,那你有什么要给相国说的吗?”
“哈哈,那还真有,李将军,这几日相处下来,我觉得你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吧。你与你那三千弟兄也该搬进城中了。你替我向董相国问问,此事可以吗?”张扬笑道。
李傕微微一愣,他未曾料到张扬会这般直接地提出让自己留在身边。
要知道,他效忠的是董卓!
董卓此时在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张扬留下李傕,岂不是自己送出把柄,他的任何事,董卓都可以通过李傕了解到!
见李傕愣在原地,张扬看向其他人接着说道:“如今城中又来了一些百姓,我意培养人才,伯槐,此事就交给你了。”
常林拱手回道:“是,主公。”
“除此之外,我还要修建一兵工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