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循回忆前人记忆,正如诸葛亮所言。
每当益州涝灾出现,岷江必定洪水泛滥,整个成都平原深陷到汪洋。
而要是旱灾,又会赤地千里,庄稼干枯而死,百姓颗粒无收。
刘循心系百姓,不愿此等天灾继续危害益州百姓。
重修都江堰,刘循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况且这都江堰的名字对于刘循来讲并不陌生。
在穿越之前,那可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利民工程。
刘循也是当即表示说道:“重修都江堰虽然困难重重,但也可为后世提供一份庇护。”
刘循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但张松却妄称道:
“如若强修都江堰,我必向刘璋大人冒死谏言阻止!”
对于这张松,刘循并无好感。
益州被刘备占领就是因为这张松吃里爬外,将益州地图给了刘备。
刘循可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在自己面前再演一遍。
刘循脸色顿时便拉了下来,眼神极为凌厉。
党派林立害我益州不浅,
该清算清算了,
就同你张松开始吧!
“现在益州到底是谁在做主?”刘循怒道。
张松本来觉得刘循跟刘璋一样软弱,但刚看到刘循眼睛,他便知道自己错了。
刘循的眼神就如同利刃一样,直冲内心。
虽然手在打哆嗦,可张松当然不肯低头认错。
他觉得自己有益州派系做靠山刘循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但他却忽视了刘循想要稳定益州的决心。
况且刘循好不容易能够放开手脚,现在却又被人拿着刘璋威胁,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没有脾气。
“来人啊!”刘循脸色肃然,随即说道:“张松扰乱益州安定,犯忤逆之罪,拉出去腰斩于市!”
听到刘循要杀了自己,张松也不知哪来的胆量,突然大声喊道:“杀了我,会有人让你付出代价!”
小样,
老子的命岂是你说了算的?
刘循直接摆手示意,张松喊叫着被士兵拖了出去。
在场无一人敢出言制止。
他们都没有想到,刘循竟然如此强硬。
刘循也是当即转头扫视一眼,地下全部都是一张张恐惧的面庞。
刘循之所以要杀掉张松,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张松口出狂言。
自己刚刚上任益州牧,交代诸葛亮的事也多受阻碍,刘循自然要扫清障碍,树立威信。
如果放在以前,或许刘循确实不敢动这些党派。
但现在刘循手中有兵,根本毫不畏惧。
杀掉张松之后,重修都江堰一事得以确定下来。
诸葛亮随即着手招揽工匠。
重修都江堰行动起来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
年久失修的都江堰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直接修理无异于天方夜谭。
诸葛亮只能找来工匠借鉴之前都江堰的样貌重新设计。
计划当中的都江堰通过精细的构造和分隔,将河水流向不同渠道。
所以仅仅是精确选址,诸葛亮就经过了多次调查和实地考察。
同样,要想都江堰成功抵御特大洪水,石材选择,精确切割,砌石工艺也是一个巨大考验。
当下的益州,能工巧匠屈指可数,诸葛亮又只能大力寻访找寻。
在困难面前,诸葛亮并未抱怨。
他只坚信一条,修就要修最好的。
都江堰的重建工作紧张有序。
而刘循在成都却在为益州党派问题发愁。
张松被杀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益州派的耳朵里。
他们认为张松被杀就是冲着益州派来的。
再加上刘璋在任时就倚重东州派对益州派进行制衡,让益州派难有作为。
此时,他们更加认定刘循根本是变相削弱益州派实力。
杀鸡儆猴这个道理人人明白。
这些益州派氏族对刘循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
内心十分恐慌的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还会继续受到损害。
可是想要直接起兵谋反,他们又不敢。
毕竟刘循在官渡之战锋芒毕露,几乎势不可挡,直接被汉帝封为平西大将军。
而且刘循和曹操关系难以揣测,还有凉州这个外援,他们都不能不考虑在内。
武取不行,益州派便只能通过给刘循施加压力来让他屈服。
益州派系氏族开始煽风点火,他们一部分人到刘璋那里告状,指责刘循滥杀无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