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必须要承受的了。而且,吕赵二位将军的战况非常顺利。先生做好收拢流民的计划即可。一切按照我们商议的来。第一批粮食,北海和洛阳也即将运送过来。届时先生的压力,将是善的数倍。”
“草原之民皆屯于山谷之中,多建草庐,防范火灾。黄巾之难民,则多运输辽东。到了之后,便即刻安排开荒建厂。北海那边,让孔融多建海船,征召渔民,尽快打通齐鲁半岛与辽东的海运。其余的安排,蹇硕处都有记载。先生多做参考即可。”说着,刘善示意蹇硕去拿记录来。
“诺”
“先生,匈奴自汉宣之后,便为我汉庭戍边,虽然时有反叛,但是在基础民众里,从汉的心思还是有的。然北边的鲜卑,蠢蠢欲动久矣。雁门至辽东之路,并不好打通。此路,先生多费心了。”
说话间,蹇硕已经抱着一摞竹简回来。
“此竹简颇为不便,蔡侯纸又较为昂贵,本王在宫中也查了很多的古籍,已经编写了一套简化的方式,蹇硕正在安排人尝试。先生可紧盯一下这方面的事情。待纸张能够便民以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世家子弟,向我等而来。”
“殿下真大才也!”徐庶佩服的说道。
刘善为之语塞,徐庶在史书中记载,也不是个马屁精啊,今天都夸了自己多少句了。难道这也是因为自己皇子的身份?
徐庶已经翻看起了竹简:“技巧研发策、教学练兵策、利民发展策。这些全都是殿下所编写嘛?”
刘善点点头,竹简上所写其实非常的直白,技巧研发策就是说了说中国大概哪里都有什么矿,可以怎么开发,各种金属可以合练,尝试看是否可以炼制出更结实的武器。举例说了马镫马鞍等发明。也胡诌了一些春秋战国的典故作为借口。练兵教学,就是讲后世军队的队列之法,学校教学的方法等等,举例说了学校应该怎么教,怎么分类。利民发展,更是像少儿百科全书一般,写了一些粗略的,比如手套怎么制作,羊毛怎么漂洗去味,怎么烧煤取暖更暖和安全,春耕秋种施肥等等。
“先生,善在宫中的时候,如履薄冰,每天的行踪都会有人监视。所以也不敢过于好学,只能看一些旁门左道的藏书。但是久而久之,也发现其中有很多可以去尝试,可以去辩证的事情。便从中摘抄有用的典故和示例整理编辑。以便之后所用。离开洛阳的路上,本王便一直思考之后的发展之策,越想越乱,便让蹇硕研磨,本王书写,一路数十天,整理了非常多,进了雁门后,便花时间进行了整理。”
“其中技巧研发篇,当为目前重中之重。之前跟先生提起的火雷,无比迅速投入试验。此战对休屠王,善能否全身而退,都要仰仗此物了。另外,先生切不可被这些书简所掣肘,理当以人为本。善既然拜先生为长史,自应全权支持先生之决策。多做尝试,不可故步自封。汉室将乱,善如何在此乱世立足,就全仰仗先生了!”说罢,刘善对着徐庶长鞠一礼。
徐庶今天也是收到了不小的冲击,自己身为寒门子弟,从小遍访名师习得一身本领,苦于没有身世背景,一直投效无门。如今北上投奔同在困境中的二皇子,居然受到如此重用。关键是二皇子本身并非草包,各种思维想法甚是超前。完全符合自己的发展理念。又对自己各种恭敬看重。得此明主,实乃天公垂青。
“庶乃寒家子,投于殿下帐前不满一日,又身无寸功,殿下便以身家性命相拖,庶安敢不效死尔!”说完,扶起刘善,又连忙跪拜示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