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吾之萧何也! (2/2)

来说,基本都是全才。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并没有像后世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的读书人,可以领兵打仗,可以治理一方,更可以保障后勤。

徐庶的谋略,在汉末的谋臣中可能勉强排到前二十。但是他的全才属性,一定能够挤进前十。

刘善刚刚接触徐庶的时候,对他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历史的记载中。后来堂中三策,也很难谈得上惊艳,三策也仅仅是给刘善指明了更好的发展方向。

可是关于火雷的落地生产,却让刘善对徐庶赞不绝口。火雷的想法提出后,前后仅半个月的功夫,徐庶就把第一个火雷放在了刘善的面前。非常的简单--瓦罐里塞上铁片、石子,把硫磺和油脂、火药都塞进去。用麻布堵着罐口,侵泡了油的棉线当碾子。体型硕大,毕竟这个年代,就算手工制作,也不可能做成能够手持的大小。

不过体型大有体型大的优势,刘善对爆炸效果充满了期待。可爆炸的结果却让刘善失望不已,声音小,威力小,瓦罐也仅仅只是被炸烂。并没有造成大面积的泼溅效果,爆炸完之后,里面的填充物倒是一直在燃烧。

刘善试着把石油、硝、碳等东西讲给徐庶听。没成想徐庶还真知道这些,尤其是石油。居然游历的时候见到过。一种黑色的可以燃烧的液体。

于是在刘善的建议下,徐庶连夜又找铁匠研究了起来。并且同时也在雁门郡内拜访道观,寻访术士。待刘善引兵进入草原之时,徐庶带领一些巧匠,再次手工做出了几枚火雷。

依旧是篮球大小的瓦罐,里面依旧塞进石油,硝,碳等易燃物,罐口被木制塞子紧紧的堵住,中间有一个小孔穿着长长的麻绳。瓦罐外围也用麻绳裹了几圈。

实验的效果也还可以,罐子被密封的效果很好,引燃后的爆炸声响比后世的二踢脚稍微小一些,但是飞溅出来的油脂确实能够起到一些附着、引燃的效果。

与刘善的预期稍有偏差,但是也足以应对眼前的局势。所以就让徐庶多派人手,尽可能多的制作出一些来。以当前的情况,自然是没有时间去普及什么流水线。只能是人工制作。甚至包括马鞍马镫,其实很多都是手工做出来的。

这样的局面,恰恰展现出了徐庶的全才属性。

不仅仅是火雷的制作,马鞍马镫的制作,甚至挖煤采矿、铺路修桥,徐庶全部安排的井井有条。这也让刘善更加放心的把大后方交给了徐庶。自己毅然领兵进入草原,按照自己心中所想来布置一切。

武安国简短的讲述了一下雁门现在的情况。刘善听后缓缓的点了点头。

一切跟他设想的基本没有出入。低头又看了看竹简,武安国运送来的,除了粮食之外,和大批量的煤块之外,还有非常多的木矛和拒马。理应是雁门武器库中的存货,徐庶紧急调用工匠进行了维修和打磨,终于在开战前,又给运送来了如此之多的物资。

刘善带来的兵卒大部分都是中央军精锐,但是说实话还是缺少实战经验。因此更多的物资,必然是有必要的。

“除了粮食和拒马等,居然又挖了如此多的煤块?如此甚好,霸侯,你也别停着,立刻带着儿郎去东边山谷,把拒马和这些煤块堆放在谷口两边,多挖陷坑。你于坡顶待命,若发现战场不利我们要逃离,则立刻引燃煤堆。待我等通过后,你们于高处抛掷滚木,煤块等,尽量堵死谷口,减缓休屠追兵。”

“诺!”武安国领命离去。

刘善安排好退路,心中的不安才减缓了很多。又想起武安国说的,现在到雁门的只有一部分亲近汉庭的部落。心中不由的又有些惆怅:看来草原之民依旧是对自己的王有非常深刻的信任,都等着休屠回转来打败我这个皇子啊。咬了咬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计划。

一战打服休屠,收拢草原各部,发展势力,等待时机!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