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选择的战场,是一个十分利于骑兵发挥优势的开阔草场。往东1里地便是一片小山谷,海拔并不高,看起来也不会阻碍骑兵的步伐。但是实际考察过才会发现,山谷的断崖非常多,人虽然可以走小路通过,大规模的骑兵却绝对无法行军,只有一个大型的缺口是唯一的通道。绕过山谷需要起码半个时辰以上。这非常的利于刘善撤离。而西面,更是宽达数里的开阔地。如果骑兵正常行军的话,多少人都能够松散的穿过。
当然,这是草原人的家乡,他们不会不知道这里的地形。但是刘善就是要利用他们这个心理。让他们轻视自己,无论是迂回包抄还是正面冲锋,一定要让他们贸然的突进入战场。只有更多的人挤入战场,自己临时赶工搞出来的“大型土质二踢脚”才能发挥出作用。
刘善把火雷大部分布置在南边的开阔地上,届时火雷从地下炸起,定然会炸惊大批军马。东面和西面,则埋藏了大量的火油和煤。没有进行过提纯的煤燃烧起来会让整个战场充斥着难闻的一氧化碳。虽然是露天的环境不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但是也定然会让这些草原骑兵万分难受。北面,则只有少量的火雷,起到一个惊吓的作用就好。此次来草原,刘善的第一目的还是征服,而不是赶尽杀绝。
所有将士,全部配发了厚厚的口罩,这个时代棉花还没有大面积传播到中原。口罩都是用麻布制成,效果并不是很好,但也聊胜于无。每个人身上也背着一小竹筒的水,方便时刻打湿口罩,做到防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燃烧产生的烟雾带来的影响以及一氧化碳带来的刺激。
刘善在赵伟的陪同下,绕着这片开阔地转了两圈。看着忙碌的士卒,总觉得还差点什么东西没有安排。心中的不安久久不能散去。
“报!”有传令兵从远处策马赶来。“殿下,武安将军奉令送物资,即刻抵达营地。”
“武安国来了?这才月余,他的新兵又练成了?此次又送什么物资而来?”刘善又惊又喜。连忙问道。
“属下不知,接到消息后,赵将军立刻令小人前来请殿下回转。”
“赵伟,你继续在此处安排挖沟。不用做太明显的掩埋。这里是休屠的家乡,一草一木他都了解,做不做掩埋并不重要。另外,在战场中间一定安置好大火雷,不求杀伤,一定要够响!还有安排去点燃火雷的士兵,一定要挖好逃生坑,引燃后立刻逃离躲避。”刘善即怕自己的计划不能得偿所愿,又不愿意出现意外的伤亡,所以仔细叮嘱道。
“诺!”赵伟默默记下,拱手应道。
对于赵伟,刘善还是百倍信任的,毕竟是自己家族出来的人,更往深层的说,这可是玄都大法师给安排的护卫,不可能不靠谱。于是也不再多想,安排好一切事宜,骑上自己的小矮马,往营地而去。几里地,片刻便策马赶到,正好和武安国在营门前相遇。
“属下武安国,拜见善殿下。”看到刘善后,武安国立刻拱手行礼。刘善上前拍了拍武安国:“霸侯免礼,这月余辛苦你了。此次又给本王送来了什么物资?”说着,便拉着武安国往中军大帐走去。
“皆是属下分内之事。”武安国瓮声瓮气的回到。亦步亦趋的跟着刘善走入中军大帐。
帐中坐下,武安国递上一份竹简。“殿下,这是此次送来的物资。因为只有月余,新兵未成,徐长史又担心殿下安慰,便让属下带领着新招的士卒前来,一路上边走边练,也算是未耽误时辰,准时到达!”
“如此,辛苦霸侯。新兵训练如何?”刘善接过竹简,手中一沉,猜想此次送来的物资定然不少。不然竹简不会这么的多。心中念想着纸的优化和普及也该尽快提上议程了。
“边民多有打猎之人,如今能够主动入伍的人,也都有一定的基础素质,再加上殿下的练兵手册着实高明,这一路十几天,竟无一人脱队。虽然仅月余,但已经有一战之力也!”
“如此甚好!霸侯辛苦了,你继续讲讲雁门的情况。”刘善一边看着竹简,一边问道。
“皆属下分内之事。关于雁门哪里,殿下吩咐的军事学院已经选址完毕,青年儿郎多有来投军之人。属下除了带他们进行正常的操课之外,就是拉着他们一起建造大门。目前军事学院的大门已经初具规模。等殿下回转雁门,相信就能看到成品。此次属下带来的一千兵士,便是第一次应召入伍的人,后面还陆续有人报名,属下也均已经安排给了校尉按计划操练。已经有草原民众到达雁门,长史派人接收他们。不过人数并不多,也都是临近雁门,并且亲近汉庭的部落。长史安排他们休整,除了前三天免费提供食物,之后便开始以工代赈,让他们自己在山谷中搭建棚屋。属下离开雁门之时,长史已经从草原人中征召了很多人去煤矿中劳作。总之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长史特意嘱咐,让殿下安心。”
“徐庶真当为本王的萧何也!”刘善此刻也也看完了竹简,不由得感慨道。
三国时期的谋臣,从某种意义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