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原本沉浸在自己的演奏之中,意气风发,甚至有种睥睨天下的气势。
可现在,见沛令发问,他立即恢复了谦卑的样子,恭恭敬敬地道:“小的姓霍,名斯!”
霍斯?
刘信有些不确定了。这人是真叫霍斯,还是用霍斯作为化名?
霍斯,活死!
转念一想:这人更有可能就是高渐离了。
按照史书记载,当初荆轲怀才不遇,四处游侠,漂流到燕国以后,和当地的狗屠夫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成为知己。
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
他们就是这样放浪形骸,藐视世俗,以示对混乱世道的抗议。
后来,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惟恐灾祸来临,心里十分忧虑。
于是请教他的老师鞠武。鞠武教他慎重行事,积极向西与三晋结盟,向南连络齐、楚,向北与单于和好,然后共同对付秦国。
太子丹却觉得,这样做太慢。说:“老师的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我的心里忧闷烦乱,恐怕连片刻也等不及了!”
无奈之下,鞠武只要要他去找以足智多谋、勇敢沉着闻名的田光。田光在明白太子丹的心意后,推说自己已经老了,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
太子丹要田光保守秘密。于是,田光不惜自刎身亡,以此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泄密,也激励荆轲为太子丹效劳。
太子丹对荆轲百般厚待,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时进献车马和美女任荆轲随心所欲,以便满足他的心意。
荆轲与太子丹同游东宫池,荆轲捡起瓦片投向池中乌龟,太子丹就送给他金丸。
又一起乘千里马,荆轲说:“千里马肝美。”太子丹就杀马取肝给荆轲。
还有一次,太子丹与樊於期在华阳台举行酒宴,有美女鼓琴,荆轲说:“好手也!”太子丹就砍断美女的手,用玉盘呈给荆轲。
对此荆轲说:“太子遇轲甚厚!”终于答应为太子丹效劳,前去刺杀秦王。
出发那天,太子丹及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为荆轲送行。到易水岸边,饯行以后,上路。
好友高渐离也来送行,决定最后一次为荆轲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歌,发出苍凉凄惋的声调,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一边向前走一边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高渐离继续击筑,复又发出慷慨激昂的声调,使得送行的人们怒目圆睁,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
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连头也不回。
大家都知道,荆轲自己也知道,他此去必死无疑!
现在,荆轲已死。
那么,作为荆轲的生死之交,高渐离也很有可能把自己当成“活死”,就是活着的死人,以此表明自己对于故友的缅怀!
回想起这段故事,刘信几乎已经断定,眼前这个“霍斯”,就是高渐离!
此时的高渐离,也正在受到秦朝的追捕。因此才会隐姓埋名,给人充当奴仆,以掩饰自己的身份。
刘信并没有揭发他。
只见沛令单复十分高兴,当即就从围观的人群中,叫出“霍斯”的主人来,表示要把“霍斯”送到咸阳去,给公子扶苏奏乐。
“霍斯”的主人不过是个商贾,并不知道“霍斯”的真实身份,哪里敢拒绝沛令的要求,马上表示同意。
“霍斯”也立即给沛令单复行礼,显得十分激动,表示感谢。
刘信却敏锐地注意到,“霍斯”在给单复行礼之前,迅速地、看似不经意地,扫了刘信一眼。
那一眼,宛如一把锋利的匕首,让刘信顿时感到一股寒意。
尽管“霍斯”作了很好的掩饰,迅速转移了视线,但这一眼,还是让刘信立即恍然大悟。
“霍斯”,也就是高渐离,今天其实是冲着刘信来的!
他是来刺杀刘信的!
高渐离隐姓埋名,但实际上早已经和鲁勾践的刺客组织结盟,这次来到沛县,原本也是要刺杀公子扶苏。
鲁勾践兄妹刺杀失败,扶苏又突然北上回咸阳。刺客们都以为,是刘信背叛了鲁勾践,因此要杀死刘信。
高渐离就是来杀刘信、为鲁勾践兄妹报仇的!
不料,恰好遇到这么多乐手表演,尤其是两个乐手表演击筑。已经很久没有击筑的高渐离,终于忍不住技痒,想要演奏一曲。
或者,也是要借此机会,靠近刘信,方便刺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