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 (1/1)

余红的第二胎很快就生了,还是个男孩,然而时移事易,曾经佘秀雁生两个男孩是功劳,现在余红连生两个男孩,就是罪孽了。只因为一个由赵国维说出来的沉重的事实,两个男孩,家里这么穷,别说娶媳妇要花的钱,能不能养活都是问题。一岁半的赵奇已经基本断奶,二儿也越长越大,眼见两个孩子越来越能吃,余红心里升起了无尽的焦虑与惶恐,余红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可能养不活这两个男孩,然而真要丢掉其中一个,余红不忍也不舍。

到赵国俊和赵贵平打工回来已是接近年底,两个儿子的事一直悬在婆媳两人心头,父子二人想到未来也直觉得头皮发紧。有一天傍晚时分,何苗来串门,身后跟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俩人一进门,看到屋里只有赵国俊一家人,并无外人,稍微松了口气,而后闭上房门,插上门闩,这才坐下来。中年男子有些拘谨,压低声音交流了一会,赵国俊一家才明白这一出是怎么回事。

中年男子姓王,家在距离赵家村大约二十里的史家沟,他的妹妹与何苗是表亲,这次来是因为从何苗这里听说了赵国俊家的事,想要做个交换。何苗的那个表妹叫王芳,嫁给了史家沟一个叫史渠小名史老四的人。生了两个孩子,都是女孩,王芳身体不好,没办法再生,而且公家抓的紧,也不敢再生了,史老四又特别想要一个儿子,想要用自己刚满一岁的小女儿与赵贵平的二儿子做个交换,这样两家就都是一儿一女。佘秀雁一听,觉得是好事,但是一想到男孩换女孩总觉得有点吃亏。但一想王姓男子说的,女儿嫁出去收到的彩礼,刚好可以给儿子取个媳妇,便心动了,于是连连点头,应了下来,双方总算大致达成了意向。然而这大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的,接下来又见了几次面,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细节,比如时间地点等,最终确定由赵贵平夫妇二人带着孩子去史家沟。

到了约定的时间,一大早赵贵平就带着余红,怀着期待和忐忑上路了,临近傍晚才回来,怀里果然抱了一个女孩。一男一女两个胖乎乎的孩子放在炕上,余红安心了,佘秀雁开心了。然而两天之后,佘秀雁便觉得不对,那个女孩,不对。那个女孩本来小名是叫招娣的,后来这个名字无用了,便没了名字,到了赵贵平家里后,只会吃和睡,不哭不闹不怎么动弹,这也罢了,毕竟赵奇也不喜动,只是这女孩无论周围人怎么逗都没什么反应,也不会张口叫“爸爸”“妈妈”而同样一岁大的赵奇已经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这怕不是个痴呆”佘秀雁心里突了一下,于是很快召集全家人,经过一番尝试后,佘秀雁得出了结论,女孩确实有问题,佘秀雁一拍大腿,这下糟了。

女孩痴呆倒也不是大问题,无非是彩礼多少的事,只是这件事做的实在太亏了,佘秀雁忍不住的就要想到别人如何嘲笑自己,“儿子换成女子了。”“好人换成痴呆了。”尤其想到赵国维的笑脸,佘秀雁更是心痛如刀割。佘秀雁急的满地打转,大声喝骂着余红和赵贵平,也觉得自责,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跟着去看看,若自己去了断然不会上这当。

第二天一大早,赵贵平和余红被叫了起来,抱着女孩再次起身去史家沟。两人一走就是大半天天,佘秀雁没事就站在路边张望。等着好消息。刚过晌午,就见赵贵平和余红步履蹒跚的回来,两手却空空的。佘秀雁快步上前,压低了声音厉声道:“孩子呢。”赵贵平装作无事往回走,“回去再说。”回到屋里,余红从自己口袋里摸出了一团被汗水浸湿的钱,放在佘秀雁手中,佘秀雁打开一看,总共是五十块。“都在这了。”随后两人就开始一言一语说起白天的事情。

两人再次赶到史家沟史老四家时,只看到了紧闭的家门,不管怎么敲门都没人应答,而且史老四家门前来往的人也不少,两人尝试了一下后只能放弃,转而往回走。半路上赶上一个集市,两人停下稍作休息,遇到了一个老汉询问,余红便说那个女孩是自己的,养不起了打算送人。老汉很奇怪,这女孩看着白白胖胖也没有残疾,为何就不要了,于是便开口说自己有想法,余红二话不说直接把孩子塞进了那个老汉的手里。那老汉见余红如此利索,不疑有他,从自己兜里摸出了五十块钱,递给了余红,还交代余红先别离开,等他回家取钱来。余红应承着,等老汉不见了身影,拉着赵贵平就是走,这么一路慌张的赶回家。

佘秀雁听着余红的讲述,脸色渐渐灰败,心里还惦记着自己的孙子,喃喃自语道:“也对,谁又舍得呢。”还好手里的五十块给了些许安慰,总算这次没出大差错,“本来就养不起,给了便给了。”这件事就算揭过了。随后佘秀雁又跟余红交代了许多细节,一家人以后对外要统一说法,不能被人知道了,只能说孩子是送人了,万不可以说是换。送只是自己养不起,但换亏了,就是自己笨了。养不起在村里属于正常,但一旦被人说笨说傻,那就一辈子抬不起头了。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