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 (1/1)

赵贵平离开山沟之后日子究竟如何,赵家村的人是不甚在意的,只知道逢年过节会回来,更土气了,衣服也更破烂了,在偶尔的交流之间也能察觉到,变得更傻了。佘秀雁由此时不时落泪,给他人诉说赵贵平的不易,诉说自己的心疼,怕他饿着、冻着、累着,又怕他受欺负。

自赵贵平离开赵家村外出谋生后,赵国俊家变得空荡起来,佘秀雁便把原先赵贵平住的窑洞改为了仓库,这间窑比较阴凉,很适合。赵贵平偶尔回来时住的也是另外一边,原先留给赵贵宝的那间窑。仓库里摆满了杂物,不过家常用具也没少,赵贵平如果需要,很快就能收拾出来,佘秀雁还置办了许多新家具,说是为了赵贵平备着,赵贵平回来也从不空手,总会带一些山沟里不方便采买的东西,也会带一些衣服,只是佘秀雁总看不上眼,后来便不再带了。

就这样过了两年相对安稳的日子,赵贵平带回来一个消息,余红又要生孩子了,据说是因为送出去一个孩子,总觉得心里难安,于是又生一个。这可把佘秀雁愁怀了,一个儿子赵贵平尚且供养的这么困难,两个孩子可怎么办,只能祈祷生个女儿了。没几个月,余红生了,赵贵平托人传信,想让佘秀雁去一趟照顾一下坐月子的余红。佘秀雁仔细一问,又是个儿子,叫赵正,顿时跌坐在地上,眼泪哗地流下来,嘴里不住的嘟囔着,“我的贵平,两个儿子这怎么吃得消,以后怕不是都要打光棍了。”说了没几句又开始咒骂余红。

佘秀雁最终还是去了,一个月后回来了,眉间又填了几分苦楚。

此后,虽然每年赵贵平与赵贵宝会不定时的回家看望,赵国俊与佘秀雁日常生活也少了许多负担,可这个小院也少了许多人气,二人也很快的衰老了。两年之后,赵奇六岁,该上学了,赵贵平本来是想在外随便找个学校,却被佘秀雁驳斥了一番,赵奇跟着父母本来是好的,奈何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必须回赵家村了。佘秀雁也去过城里,见过城里的老师,只觉得他们讲话又快又含混,听不清也听不懂,这样怎么能教得了学生,外面的学校确实没有赵家村的老师教的好,赵奇只有去了赵家村小学,佘秀雁才能放心。于是赵奇被送回了赵家村,由两个老人照顾,而赵正因年幼,仍旧留在父母身边。

六岁的赵奇和几年前有了很大变化,身体不胖不瘦,脸圆圆的,红红的,两只眼睛亮晶晶的,见人有些怕生,老爱低头,很讨人喜欢,只待了几天,便被许多人摸过了头。何苗一家对赵奇更是格外的好,何苗的大女儿叫赵雅妮,两个儿子分别叫赵军、赵兵,一见赵奇便觉得亲切,当赵奇怯生生的叫“姑姑,叔叔”的时候,更是逗笑了所有人。

赵奇入学的事情格外顺利,而赵奇乖巧的性格也很讨老师们喜欢,就这样,赵奇捧回了一叠薄薄的书册。为了保护这精美的书册,佘秀雁嘱咐赵国俊,特意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用牛皮纸将书本包裹起来,赵奇就在赵国俊身旁,拿着自己的书,好奇又开心的翻动着。上了学,就成了学生,就有了规矩,需要每天早起,需要按时上学放学,一整天都呆在学校里。赵奇上学很积极,没有像很多小孩子一样拉拉扯扯,这让佘秀雁很有面子,赵奇学习很好,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夸赞,这也让佘秀雁很有面子。一次入夜,佘秀雁家里聚了一群人聊天,佘秀雁哀叹,“唉,没有个好儿子。”赵奇便安慰道:“你没有好儿子,但是会有好孙子。”惹得一群人哈哈大笑,齐齐夸赞赵奇机灵,这令佘秀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两个月后,期中考试,赵奇拿到了两个一百分,也是班里的第一名,佘秀雁在门口,几乎每个路过的人都听说了这件事,几乎每个人都会夸一句赵奇,佘秀雁笑了一整天。赵国维仍旧会来串门,只是笑容总有点勉强,因为赵杰刚好就是第二名,在佘秀雁得意的时候,就得意不起来了,只能在与其他人闲聊的时候念叨,“一开始学习好,以后就退步了,还是第二名好。”这样的话自然很快就传到了佘秀雁耳中,本来是不甚在意的,只是这话得到了其他几位老人的认可,并且以前也确有先例。佘秀雁又开始忧虑未来了,甚至特意跑去问了老师,老师们也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佘秀雁失望而归。佘秀雁的这般忧虑是忍不住的,也被很多人所知,倒是何苗安慰了几句,“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好就是好的,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