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奇在短短几年就长出了需要佘秀雁仰望的个头,然而越长大,学习任务越重,在老家的时候就越少,每次在赵家村待几天,和佘秀雁起的冲突就越多,这也令佘秀雁对余红和赵贵平有了更多的不满,甚至是怨怼。赵奇原来是个好孩子,全村人都知道,赵奇聪明又乖巧,而出门上学的这几年,一个好好的孩子就被教坏了,成绩虽然一直很好,但是人确实是越来越傻,越来越憨,越来越笨,越来越沉闷,最紧要的,越来越不听话了。
佘秀雁不喜欢这样的赵奇,这样的赵奇越来越像曾经的赵国俊,曾经的赵贵平,这样的赵奇无法摆脱“人底子”的名,无法避免佘秀雁心里的那些悉悉索索的声音,也无法令赵家村的其他人刮目相看,无法带来奉承逢迎还有权力。
然而这也是没办法,赵奇还没念完小学的时候,赵家村的小学就因为人太少,学生太少,停办了。老师们也都各奔东西了,还有两个赵家村的人,也是佘秀雁以为最好的老师,放下了粉笔又扛起了锄头。
赵奇不主动说话,别人搭话也会回答,在赵家村的时候,身边会环绕着许多笑声,赵奇看到别人笑了,自己也会跟着笑两声,这样周围的人就更开心了,只有佘秀雁不同,明明是放声大笑,赵奇却能看出佘秀雁脸上似有奇怪的扭曲。四下无人的时候,佘秀雁会尝试弥补赵奇这么多年里缺失的教育,细细的教赵奇应该如何如何,赵奇连连点头却从未实施过。赵奇越是这样,佘秀雁越着急,最后带着一脸惊恐的神色告诫赵奇,“你这样,别人会笑话。”
赵奇难以理解佘秀雁的惊恐,旧时的记忆慢慢褪色,现在的赵奇会用自己少年人的视角重新观察赵家村的人和事,越是观察赵奇就越迷惑。
家的位置在路口,来往停留和串门的人很多,赵奇经常能看到佘秀雁和一群年龄相近的老婆婆聚在一起聊天,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小声啜泣,在谈及赵奇的时候,还会提几句赵奇小时候的囧事。偶尔也会看到几个凑的极近,在耳边窃窃私语,明明嘴在动,却只能听到气流通过口齿时的摩擦时,难以辨明所说的内容,每次这样说完悄悄话之后,几人就一脸肃穆的表情,仿佛是背负了重大的责任,几人默契的互相使眼色,具体谈了什么仿佛就此成了秘密。
然而赵奇知道赵家村里是没有秘密的,比如佘秀雁说别人生不出儿子,不到一会就被人知道了,还找上了门;比如佘秀雁说谁家生了怪病治不好是做了缺德事,不到两天就传到了余红那里。赵奇也问过奶奶为什么这样,佘秀雁没有回答,只是一脸的讳莫如深。赵奇不解,既然要说为何不大声些,如果不方便又为何非要说给人听呢。
佘秀雁总喜欢照顾别人,赵奇不在时,家里凡有好吃的,必然是要先送给别人的,别人的回礼是必然不能接的,最后一定要自己吃亏了,佘秀雁才踏实,倘若有一天受了他人恩惠,佘秀雁就会坐立不安,总想着要回报点什么。赵奇回来之后,佘秀雁通常会给赵奇留一份,其余的送给别人,赵奇也经常被派出去送东西,水果、肉、点心赵奇都送过,每次送东西的时候,佘秀雁都要特别交代赵奇,绝对不可以再拿别人家的东西。有一次赵奇无意间听到,原来佘秀雁送出去的好多东西,原本也是别人送给她的,赵奇无法理解,这样送来送去,徒耗人力,有何意义。
赵奇如此抱怨了一下,佘秀雁脸一沉,“你说的这憨话,让人听见笑话。”这样的话赵奇已经听累了,奶奶总是这样,“憨憨”“笑话”的说自己,至于如何才是“不憨”的,或者别人究竟是如何“笑话”的,从未解释过。于是赵奇放弃了,赵奇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配合一下自己的奶奶,做一个听话的工具人好了。
在赵奇的心里,赵家村里真正值得留恋的,只有那片狭小却纯净的天空。白天是明亮的蓝,夜晚是浓重的黑,白天有形状各异的云朵,夜晚有光华夺目的璀璨星河。赵奇怎么也看不腻。只可惜年岁渐长,赵奇的眼睛渐渐浑浊了,当赵奇意识到的时候,月亮在赵奇的眼里已经从“一个”变成了“一团”,星河仍旧璀璨,但赵奇的眼里只有一片模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