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不同室,死则同穴(二) (1/3)

在他所认识的人之中,也有许多会书法的,其中也不乏书法大家。可是他们毕竟都是大丈夫,也都是一大把年纪了,懂书法并不足为奇。可是眼前的那个小姑娘,一介女子,年纪还那么小,竟然能写得岀如此漂亮的毛笔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暗暗地关注起了那个小姑娘……

刚刚开学的时候,教室里还是有很多去学习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虽然还不至于将那个并不怎么大的地方挤的一点都不剩,可是也确实去了很多去学习的人。

可是,渐渐地,他发现每次到教室里来听课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了。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或许那些学生家中有什么事情被耽搁了,那也是人之常情,他完全可以理解。可是,慢慢地,他发现事情并不是他所想像的那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那些他以为或许是因为家中有事而暂时无法来听课的学生仍然并没有返回到那学堂来。不但如此,接下来又有许多像那样的学生都无缘无故地离开那教室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他开始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有些不对劲。然后,他开始变得担心起来了。他一直都在想着:是不是……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课讲的不够好,以至于他们觉得在这里听课很没有用,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索性就走了。他担心,他真的很担心,因为他心里很没有底。万一……万一再过一段时间教室里面的人都走完了的话,他可怎么向他的朋友交代呢。他非常担心,开始有所顾虑了起来,更不敢再接着往下想。因为他害怕那个让他最担心的后果,不知道结果会不会真的会像他想像的那样。由于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可以倾诉,他也不知道应该找谁来想想什么办法,他只好一个人独自去想着应该怎么样去应对那样的局面。

每天,上榻之后,他所想的并不是应该尽快地入睡,而是细细地思忖着对策。直到……直到深夜他都无法入眠,在榻上翻来覆去,一直到不知不觉地睡着。

白天他心里也无法安稳,只要是不在上课或者是批改作业的时候,他都在思虑着。下面的每一节课都让他如履薄冰。上课时他变得十分的谨慎起来,越来越小心翼翼。他生怕在黑板上写错了字,甚至害怕讲课时一不小心念错了一个字。越来越重的焦虑使他变得开始有些心神不宁了起来。看着教室里面的人越来越少,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束手无策,他整个人已经快接近崩溃的边缘了。

其实,他也想过要亲自去那些学生的家中去找他们,看看那些学生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他们到底为什么会不再来学校了。是那样的,当第一个学生迟迟还没有返回学堂的时候他就有那种想法了。可是,后来他才渐渐发现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那个一眼都望不到尽头的众多高低不平的山丘之中,他根本就不知道哪里会有人居住,他更不知道错综复杂的山丘之中哪里会有道路,哪里会有溪流,哪里又会有深渊。更让他不可思议的是,不但那些学生的住处他不知道,就算是那教室里面其余的学生也并不知道他们彼此的住所。

细问之下,他才知道,原来那些学生的家并不是都在一起或者附近哪个区域。他们的居处分布得四零八落,而且又极为隐蔽,彼此之间很少走动,也很少联系。所以他们彼此之间很少认识,那天来学堂时他们也大多都是第一次见面。可是有一样他感觉很奇怪,很多的学生都走了,他们中有的是男生,有的是女生,总之的确是走了不少的人。可是那个姑娘却好像并没有走,而那也让他的心里多少感到了些安慰。

这天,他和平常一样,正伏在那案几上,仍然在思索着那些让他忧虑的事情。他想来想去也没想岀个结果,心中感觉甚是不安。于是,便随手把案几前的一本书翻了开来,想看看书缓解一下。他一边心不在焉地翻动着书页,一边走马观花地浏览着书中的文字,觉得越看心里越是烦恼。就当他准备索性将书本合上时,没想到却在其中一页的页眉位置发现了一处让他感觉到不一样的东西。细心看时,却发现那页眉处竟然用极细的笔极为简洁地勾勒着一幅小小的简笔画。看那所画的内容时,应该是一位极为儒雅之士,端坐于石上,头上一朵阴云,手中却持着一把非常大的扇子。那扇子画得甚大,极不合比例,都快有整个人那么大了。再看那画时,虽然是简笔画,可看起来却是十分的生动有趣。而最不合理之处就是那把极不合理的扇子了,画得也太大了。本来天上就已经有阴云了,就快要下雨了,可是那人手中却还持着一把扇子,而且还是那么的大。不过,他知道,那幅画的用意便在那极不合理的扇子之中。把扇子画得如此之大,并非偶然,而是有意为之。扇子大些,凉风自然也会多些。正常情况下,天上有阴云,都快要下雨了,又怎么会需要扇子呢?而画中的那个人却持一把如此大的扇子,可见画中之人感到非常的烦躁,心中很乱,安静不下来,需要很大的扇子取风才能够冷静下来。想到这里,他不禁暗自惊奇道:会是谁那么细心呢?竟然能知道他的心事。他虽然的确在为事情而忧心,可是在教室里他可是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每次上课时他都在极力约束着自己,尽量不让那些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