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祸事临门 (1/2)

焦梧桐下,地洞之内。

一只蝉虫藏在光茧之内。

林清蝉抱元守一,专心修行。

奋一甲子之积累,借蝉蜕这个奇特现象,在光茧内模拟先天母体环境,塑造经脉。

虽仅有一分玄妙,但已足够。

法力奔腾,游走体内,自正面正中线上会阴起,运行于下腹、腹部、胸膛与咽喉,直至下齿为止,此为任脉。

又有一条路线自背部正中线上会阴而起,沿腰、背、颈、后颅、头顶、前头行走,直至上齿而止,此为督脉。

任脉主阳,督脉掌阴,任督两脉贯通,互通有无,阴阳相济,即是小周天。

林清蝉沉浸修行,不知岁月如梭。

因将闭关事告知狐妖,她这段日子未曾前来,不是躲在洞府内,就是跟老秀才厮混。

前世青春期时,林清蝉出于好奇,曾研究过道家双修之术,理论经验丰富。

一味采补只会落入下乘,修行前期进展神速,后期反而会裹足不前,甚至不进反退。

既然红衣狐妖已是自己麾下小妖,他自希望她能走得更远,在识文断字时,林清蝉偶尔会传授她一些双修理论:

双修在乾坤调和,纵欲生欢,乐极生悲,阴阳赤篆,以修长生。

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

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费顾,以生宗而损性命。

肘后飞金晶,化气转河车,周天通王液,回光炼丹珠……

红衣狐妖能领悟多少,听懂多少,钻研多少,林清蝉就不得而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何况,他们并无师徒关系。

事实上,狐妖在这方面颇有些慧根,仅凭林清蝉三言两语的点拨,就有所领悟,她功力日渐精进之余,也让老秀才身强体健。

…………

秋尽冬至。

苍穹飘落鹅毛大雪。

河流冻结,群峰白头。

树梢、山石、落叶层上尽是皑皑白雪。

狗熊、蛇蟒等众多动物开始冬眠,也有一些动物饥肠辘辘,顶风冒雪,寻找食物。

焦梧桐树十里外狐狸洞,因有老秀才资助,大小狐狸这个冬季过得十分舒服。

鸡鱼管够,食物充足,不必挨饿受冻。

红玉并未在狐狸洞内,她直接住到老秀才家中,以后母身份,登堂入室。

地洞内,林清蝉心无旁骛,全力修行。

冬尽春归,冰消雪融。

春雷惊蛰,万物复苏,苍山转瞬披绿意。

各类动物出巢离洞,山林逐渐热闹起来。

蛇虫鸣叫,虎豹奔走,鸟语花香。

红衣狐妖上山,探望族中后辈,又到梧桐树下转了一圈,见主上没出关,她转身离去。

红衣飘荡,腰肢微扭,越发风采万种。

春末夏初,风雨如晦。

雷声通幽涧,水势上烟萝。

雷霆声惊吓禽兽,也惊醒洞中虫。

焦梧桐下,地洞之内。

响起一道咔嚓声,一只碗口大的蝉虫迈动六足,奋力蜕壳而出,通体青色,宛如美玉。

由内而外散发清光,照亮幽深空间。

沉寂一年,林清蝉终于醒来,顺利脱壳。

不但体型变大,法力大增,本体上鳞甲更坚固,六足更有力,而且跨过通脉门槛,顺利塑造任督两脉,迈入通脉境。

仔细体会自身变化,熟悉并掌控暴增力量后,他迈动六足,阴暗爬行,先到不远处的老树根茎上吸食汁液,后返回原地洞,沿着通道而上,打开洞口,呼吸新鲜空气。

这是他重生蝉虫的第十七载,前世蓝星蛰伏岁月最久的蝉虫,就是十七年蝉。

这已经是生命奇迹!

可林清蝉依旧没化蝉迹象,尽管如此,他并不着急,毕竟自己已踏上修行之道,就是再蛰伏五载,甚至十载,都不为过。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深则道楼高。

欣赏夏日雨景,听穿林打叶声,林清蝉心情前所未有的平静,少顷,他堵了洞口,转身回洞,如往常一般靠在细小根茎上,清心凝神,翻阅识海《道德经》。

地洞之内,林清蝉开口,低声诵念,神态虔诚:“……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经声朗朗,仿佛黄钟大吕,直抵人心。

道音缭绕,道韵弥漫。

林清蝉物我两忘,心入妙境,得见真理,身后细小根茎跟其一起绽放光亮,悄然积蓄,发生变化,只是藏锋于内,暂时不显。

修为越高,见天地越多,越是感到《道德经》艰涩难懂,诵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