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梅竹马 (1/2)

我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青梅竹马,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了,也是唯一认识时间最长但依旧还留在我身边的人。

她叫王颖,人如其名,天资聪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老师眼里的三好学生,总是占据着班级里第一名的位置。那个时候我很不服气,虽然经常数学考得最高,但因语文拉后腿,所以综合排名老是靠后。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五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数学考了满分,语文96,而她两科都98,算是我俩唯一的一次并列第一。

除了我们两个,还有一个女生,是老师的女儿,和一个男生,我们四个是班上公认的好学生,跟其他人远远地拉开了差距,每次考试我和那个男生总是第三第四,王颖和另一个女生争夺第一。那个女生语文也很好,但数学没有优势,所以整体上还是王颖略占上风。

印象中,我俩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因小学建在两个村子的中间位置,而那个时候根据村子分帮派,所以我们班总共9个女生,正好分成两派,多出来的1个算是墙头草吧,分往哪吹就往哪倒。虽然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很幼稚,但在那个年级这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如果叛变的话将会遭到孤立,所以即使那个时候我不讨厌王颖,但还是跟她站在了对立面。

有时候两派也会和好,这取决于那个老师女儿,不知是谁规定的,她算是我们的头头。和好的时候大家就会一起玩,我也会和王颖讨论数学题,有次练习册后面有道大题,讲的是一个墙角堆了一堆沙子,给出了参数,算那堆沙的体积,其实是一道很简单的题,套圆锥体积公式就行,但在前面乘以三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一的问题上引起了争论。因为题目旁边配了一张图,上面的夹角是120度,所以我坚持说是乘以三分之一,但那个男生说墙角是90度,得乘以四分之一,因为没有答案,所以谁也不服谁,我拉着女生队,他拉着男生对,在自习课上对峙,最后让我们数学老师评理。我不知道数学老师是真不懂,还是偏袒女生,最后他说应该乘以三分之一。

这算是我小学数学为数不多的一次失误,当时觉得可自信神气了,现在一想起来只觉得羞愧难当,谁家修的墙角是钝角啊!

和好的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发着呢,所以直到小学毕业拍毕业照的那天,除了大合影,我们也是分派拍的,以至于我俩没有一张合照。

到了初中,我分到了二班,她六班,原本没有交集的我们却因为初三的一次分班又相遇了。那个时候的她已经再也不是那个让我不服气的女孩了,稳居于年级前三,而我却二三十名处徘徊,早已不是一个级别的。

虽然是小学同学,但因有点渊源,所以即使上了初中后不再分帮派了,但我俩关系依旧没那么亲密,至少那个时候我最好的朋友不是她,而她在我的印象里也是个学习认真,认真谦虚,不怎么爱玩的好学生。但毕业的时候她写给我的留言册是字数最多的,也是最真诚的,让我很感动,而我却把最真诚的留言册写给了别人。

初中拍毕业照的那天,她走过来跟我说,这次总要拍一张合照了吧,我俩相视一笑,站在了镜头前。就在要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苗前勇不知从哪冒出来闯入了画面,说是一起拍一张,于是这次的合照又没拍成。

中考结束后,她考了七百多分,年级第一,我也还算争气,考到了年级第九,但总分低了她一百多分。好在最后我俩都考进了一中的重点班,区别是她是前三名,而我是倒数第七名。

初中毕业的那个夏天,拉近了我俩的关系,因为家离得比较近,所以每次聚会的时候她都会来叫我,而我妈每次听说她去,所以也很放心地让我出门。我们几个一起游山玩水,在班长家的大炕上谈天说地,一起夜不归宿。也是那个时候我们的小团体正式成立了。

高中第一次考试,王颖的成绩就一落千丈了,排名都到一百开外了,想想也挺神奇的,就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如果还是继续在初中那个环境里读下去,她肯定还是那个天之骄子,换了个环境,结果就截然不同。

因为都在重点班的缘故,所以很多感受都相同,偶尔周末聚在一起我俩就会聊得很多,因为这个新秀还一度觉得我冷落了她,但重点班的压力以及冷漠,她也不能理解,做不到跟我们感同身受。虽然我很同情王颖,但那个时候每个人压力都很大,而我自身也难保,所以也就起不到安慰的作用了。

奇怪的是,高中三年,虽然大家经常见面,但好像没有一次推心置腹地彻夜长谈过,每个人被高考催赶着往前走着,有着各自无法诉说的烦恼与心事。更有意思的是毕业后我俩还机缘巧合地坐在一起商量报志愿的事,但没有一个人说是报到同一个城市,后来回想起时也觉得很诧异。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家里人打算给我祝贺一下,她早一天就来我家帮忙,晚上我俩一起坐到房顶上看星星,聊了很多,从学习聊到家庭,从过去聊到未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几年她过得很煎熬,而我作为朋友竟然没有发觉,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