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章:大唐四大名相!李二的称赞!长孙无忌的嫉妒!老朱教子! (2/2)

铜铁,并销毁宫中的服饰车马、金银器玩,用来弥补军费。】

【他在殿中焚毁珠玉、锦绣,并规定宫中后妃都不能戴珠玉、穿锦绣;禁止天下采珠玉和织锦绣,并罢免两京织锦坊。】

【……】

……

伴随着巨幕上出现的影视混剪影像,视频旁白与字幕详细阐述了李隆基在开元年间的种种主政措施。

毋庸置疑,这一时期的李隆基,放在华夏古代的历史长河中,绝对是明君典范。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看到这里,忍不住开口称赞道:

“真是我李家的麒麟子,的确是一代明君。”

他先前对于李隆基的坏印象,几乎彻底被扭转。

强抢自己儿子的妻子、一日杀三子等事,在李世民的眼中,说到底也是个人私事。

作为个人,李隆基可能有好色、冷血无情等缺点。

但作为一国之主,就算李世民此时以最苛刻的眼光,都挑不出这时期的李隆基太多毛病。

李隆基确实治国有方。

“有这样的帝王带领,大唐怎么会走向衰落呢?”

看着高空巨幕,李世民倍感疑惑。

……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轻叹一声:

“这开元时期的李隆基,当得上一句明君,只可惜后来……”

朱元璋摇了摇头,懒得再说。

李隆基的前半生,绝对说得上是华夏史上拔尖的明君。

但后半生,那简直就跟换了个人一样,完全是华夏史上顶级的昏君。

对于李隆基前半生与后半生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朱元璋在看史书的时候,也曾经有所思考。

想到这里,朱元璋很认真地朱标说道:

“老大,你要切记,治国要戒骄戒躁,绝不能自大自满,在做出一点成绩之后就沉迷享乐!”

“爹你放心,我必定会以史为鉴,时刻提醒自己。”

朱标毫不犹豫地回道。

他自然清楚朱元璋意有所指,是提醒他将来不要重蹈李隆基的覆辙。

……

与此同时。

在大唐位面之后的诸多朝代位面。

还有很多皇帝也在借机教导自己的接班人,务必要以李隆基为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