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太残酷、太血腥了。
……
【这场叛乱后,大唐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财政经济体系彻底崩溃。】
【从此,大唐由盛转衰。】
【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
弹幕评论飞出:
“李隆基这个人,前后差别确实太大了,短命是大明君,长命就是大昏君。”
“大唐在他手上达到了鼎盛,也在他手上霍霍完了。”
“玄者,前明后暗,李隆基与玄宗这个称号倒是很匹配。”
“李隆基要是早点死,在所有大唐的皇帝之中,他基本上算是坐二望一了。”
“……”
大汉武帝位面。
元鼎年间。
刘彻满脸的震惊。
一个曾经那么强盛的王朝,只因一场叛乱,最后变成了赤地千里,人烟罕迹的惨败景象。
这对他,也是一种警醒。
也许,从盛世到乱世的距离,并没有太遥远。
由此,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大汉。
在打垮匈奴之后,无论是朝野,还是民间,都对大汉连年用兵颇有怨言。
“也许,是该让大汉休养生息了。”
刘彻心中闪过这个念头。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看完整个视频,已经彻底气坏了。
几代人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积累,才将大唐王朝推上了最巅峰。
谁曾想,却以这样突如其来的方式走向衰败。
这让李世民完全无法接受。
“混账东西!他就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昏庸到如此程度,真是彻头彻尾的废物!”
李世民不停怒骂着李隆基。
他此刻实在是太痛心了。
……
大唐玄宗位面。
李隆基目光涣散、呆若木鸡,眼中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志得意满。
巨幕中那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残破景象,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朕的大唐会变成那样吗?”
“朕,真的错了吗?”
李隆基喃喃自语,开始反思起来。
“三郎,你是怎么了?你老了吗三郎?”
“……”
“后世万代将会记得,煌煌大唐是由你三郎而衰!”
白须老臣那声嘶力竭的呼喊,在李隆基的脑中不断回荡。
逐渐,李隆基的眼神逐渐变得清亮起来:
“不!朕没有老!”
“朕不能让这煌煌大唐毁在朕的手中!朕不能当大唐的罪人!”
拿定主意之后。
李隆基不再犹豫。
虽然后续可能会有一些麻烦,但他不打算徐徐图之,而是要快刀斩乱麻。
“来人,将李林甫与杨国忠拖出去,即刻斩首!”
李隆基高声下了一道旨意。
很快,皇宫侍卫入内,将杨国忠与李林甫两人拖出殿外行刑。
紧接着。
李隆基又下了一道旨意:
“传朕旨意,即日起,取消从岭南到长安的贡道。”
闻言,殿中的那些忠臣们,顿时心中大喜。
这几千里贡道,是陛下为了让贵妃吃上喜欢的荔枝,下令专门开辟,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
如今公开下旨取消,再配合上陛下方才处死李林甫与杨国忠的旨意,无不在说明,陛下要重振朝纲了。
“曾经英明神武的陛下,要回来了!”
殿中众忠臣忍不住热泪盈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