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穿越必备神药!痈发于背而死?不存在的! (2/2)

病。

中医典籍《跋痈疽方》记载:疽发背,三尺童子亦知为膏盲之疾。

《集验背疽方·察疽发有内外之别》之中有语:有此证(背疽)者,未发见之先,脏府已先溃烂,百人百不救,虽有神仙药,亦付之无可奈何。

“百人百不救。”

“虽有神仙药,亦无可奈何。”

可以说古代人听到背痈,就跟现代人听到癌症差不多。

一旦得了就等于死期已近。

“朕不管那许多!”

“如天幕上所说,后世那神药治疗背痈轻而易举!”

朱元璋大袖一挥:

“此病能预防最好,免得吾儿受病痛折磨。”

“若不能预防,朕也必定依据后世之人的方法,把那抗生素弄出来治好你!”

他的神情坚定无比。

谁说朱标一定会病死?

有了这后世之人的方子,他朱元璋必定要逆天改命!

与此同时。

国公府中,徐达看着高空上的巨幕。

心中同样震撼无比。

他也死于背痈?

徐达当即无比专注地看向天空中。

这能够逆天改命的抗生素,对他也极为重要。

……

“此药若能救下孟夫子,可谓大功德啊!”

大唐位面。

李白举杯感叹道。

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二岁,对他来说可谓亦师亦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此诗。

就表达了他对孟浩然风雅潇洒品格的敬慕之情。

如今听到天空中的神药能治疗孟浩然的背痈。

李白心中怎么能不喜悦,怎么能不开心?

他诗兴大发。

当即便要吟诗一首。

……

【制取青霉素你可能需要很多时间和运气,但大蒜素那极为简易的制取过程,可以在之前作为应急备选。】

【大蒜素是淡黄色粉末或淡黄色油状液体,一般有较浓的气味。】

【需要说明的事,新鲜的大蒜中不含有大蒜素。】

【必须将其破碎后,其含有的蒜酶活化,催化蒜氨酸形成大蒜素。】

【简单的制取方法就是将大蒜粉碎,静置半小时,放在容器内加水蒸馏,冷凝液中的淡黄色油状液体就含有大蒜素。】

【大蒜素作为广谱抗菌药物,既能杀细菌,也能杀真菌,适用于很多疾病。】

【虽然效果远不如青霉素,但胜在制取方法简单,而且安全无副作用。】

“就是把蒜捣碎,加点水煮一煮,把热气凝成的水收集一下就成了。”

“问题是古代大蒜啥时候有的,容易找吗?”

“好像是汉朝那会就有了,张骞带回来的,《正部》里记载到“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那时候大蒜叫‘胡蒜’,吃的人其实还挺多。”

“明代那会的大蒜挺便宜的,市面上就有,一斤才几文铜钱。

“那我去明朝这事儿不是又稳了吗,哈哈哈哈!”

三国位面。

华佗看着手里托着的一钵蒜泥,眼神惊讶。

“此物竟然还有如此妙用?”

他手里这些蒜泥,是给病人治肠道,出蛔虫用的。

没想到后世竟然研究出了用大蒜治疗背痈的方法。

“医海无涯,我还得继续研究才是。”

华佗低下头去,决定亲自用天幕上的方式尝试制作大蒜素。

大秦位面。

秦始皇当即决定。

向西出征已经不能再等。

“找到大蒜,提取大蒜素!”

此等神药,他也想尝试一番。

即便他身为皇帝,但谁还没有个三灾五病之类的。

制取大蒜素有备无患。

【如果你觉得大蒜素疗效不够显著,那么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青霉素试试。】

哦?

还有效果更好的青霉素?

历朝历代无数古人眼里闪过好奇之色。

能治疗背痈的大蒜素。

在他们眼里已经如同神药一般。

这青霉素又该如何厉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