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如何喂饱全天下的百姓?小国寡民的猜想!龙国的人口有多少? (2/3)

……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

北宋太祖位面。

赵匡胤腾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色青得如铁一般。

他万万没想到,大宋会遭受如此屈辱!

遇到如此饥荒!

粮食一斗千钱!

人肉贱不如牲畜!

异族以中原百姓为食!

这所有的一切,后世所有的弹幕,简直化成了一只只大手。

当着全天下的百姓的面啪啪打他的脸!

告诉他这个开国君主,他开创的大宋,民不聊生!软弱可欺!

作为天下子民的君主,甚至可以称为天下子民的父亲。

他怎么能不愤怒,怎么能不耻辱!

“一定要改变这一切,改变即将发生的历史!”

“必须要提高大宋的粮食产量,让更多百姓吃得饱饭!”

“武备也决不能废弛!”

赵匡胤咬牙下定决心。

看着天上的弹幕,眼里都要喷出火来!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看着光幕,脸色凝重无比。

“吃饭二字,贯穿华夏千古啊……”

他自己就轻身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时代。

头晕眼花,肚子空空,风一吹就想要躺倒在地上。

他吃过这种苦,知道这种感觉有多难受。

现在他身为大明皇帝,自然不想让治下的子民再去经历一遍饿肚子的感觉。

“标儿,大明现在……有办法让所有民众都吃饱吗?”

话还没问出口,朱元璋其实已经知道了答案。

毕竟他亲身处理无数奏折,知道自己的大明目前是个什么情况。

风调雨顺的年岁,百姓勉强能吃饱饭。

但是一遇到灾害,天地之威依旧不是人力可以抵抗。

百姓依旧要像之前的朝代那样,上山下河,扒树皮吃观音土,直到逃荒。

“回父皇……要所有人都吃饱……”

“大明目前或许还做不到。”

朱标面露难色,硬着头皮回复道。

不是皇帝或者大臣们不想做,而是实在做不到。

地方传递禀报消息,朝廷知晓,然后开仓放粮,受灾当地的粮食还不一定够,要从其他地方调运。

这一套流程下来,百姓不说能不能吃饱,光是吊住命就已经足够庆幸了。

皇帝能做的最多的,就是减免当地的税赋。

然后祈祷百姓能在天灾当中活下去。

“嗯……”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不切实际,沉默下去。

现在的大明确实还没有能力去照顾治下所有的百姓。

那是六千万人,是六千万张嗷嗷待哺的嘴。

还处在封建时代的大明,想要喂饱所有六千万人,还力有未逮。

大汉武帝位面。

“砰!”

刘彻一拍桌子,脸上露出杀意。

“那金国是什么国家?”

“也是北方蛮夷吗?”

“朕早就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听到后世金国对中原犯下的如此大罪,刘彻怒不可遏。

感同身受。

王朝虽然更替,但那些人也是大汉百姓的子孙,流淌的也是汉人的血脉!

“二位先帝与民休息,使得国家富足。”

“现在大汉也到了该亮剑的时候了!”

“胡人大概忘记了,什么叫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但就在这时,桑弘羊进言道:

“陛下,今年秋粮收割多地遭灾,府库空虚,百姓负担甚重,还请陛下三思出兵之事啊……”

文、景二帝留下的底子虽然厚,但也扛不住连年累月的战争花销,人吃马嚼。

钱财可以累计,但是粮食确确实实是吃一年长一年的。

其他可以不管,但要出兵,必须喂饱士兵的肚子。

“唉……”闻言,刘彻顿时发出一声长叹。

“吃饱饭,吃饱饭——实乃千古难题啊!”

历朝历代无数古人,纷纷发出类似的感慨之声。

——“说得好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

——“俺家祖上是中原的,就是因为人太多吃不饱饭,所以才逃荒到了这里哩。”

——“是啊,灾年一来,俺家的粮食根本撑不到来年,熬不住只能出来了……”

——“俺想俺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