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孔子都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意思就是说,要不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诸侯霸主,联合春秋诸国尊王攘夷,我们早就被外面的胡人打进来,变成披头散发的野蛮人了。”
“我个人的私心是,谁能打服外族,开疆拓土,谁在我的心里就排第一。”
……
看着高空中的弹幕。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纷纷点头认同。
受秦始皇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后来的人们都觉得,春秋诸国互相攻讦,只是窝里斗而已。
大家都是华夏子民。
真正的强人要么收复失地,要么开疆拓土,打服外族。
管仲虽然私德有亏,但丰功伟绩是实打实的。
【第四位,战国第一文臣:商鞅。】
【功绩:尊爵必赏、有罪必罚、立威诸侯、施展变法、成秦帝业。】
“商鞅确实奠定了大秦的帝国基业,但是战国第一文臣有点太过了吧?”
“苏秦合纵天下,身配六国相印,我觉得更强点吧。”
“还有什么李悝就不说了,战国还有个神秘的鬼谷子王诩。”
“孙膑、庞涓、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门下,这怎么比?”
“秦国第一文臣可以接受,变法改变了整个大秦。”
大秦位面。
秦始皇对这个排名很是满意。
虽然弹幕议论纷纷,但他觉得,商鞅无可置疑地就是战国第一文臣。
帮助大秦成就了万世基业。
商鞅推行的郡县制,也被秦始皇当成了永恒的国策。
“如果商君还在,能够看到大秦一统天下就好了……”
嬴政叹息道。
他对商鞅的法家思想极为认可。
如果商鞅未死,如今他无比信任的韩非子恐怕都要靠边站。
……
历朝历代古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商鞅助纣为虐,有人觉得商鞅法家这条路就行不通……
各有各的看法。
当然也有人觉得商鞅对秦朝大一统作出巨大贡献,功在千秋。
【第五位,秦朝第一文臣:李斯】
【功绩:辅佐始皇、废除分封、统一货币。】
“可惜李斯晚节不保,不然真的当之无愧。”
“李斯还是辜负了秦始皇的信任,不如后世那些托孤重臣。”
“文臣最重要的忠字他就没做到,确实不太配这个第一。”
“回复——不过也真想不出什么其他人了。”
……
大秦位面。
如果说刚才对于商鞅是非常满意。
那么对李斯,嬴政的心态就复杂多了。
李斯的前半生确实对大秦有巨大功劳,辅佐秦始皇一统六国。
但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死后勾结赵高,不该篡改遗诏帮助胡亥篡位,使得大秦二世而亡。
不过现在李斯已经被打入大牢。
嬴政也选择不再计较那些事情了。
……
【第六位,西汉第一文臣:萧何。】
【功绩:沛县起义、西进灭秦、深谋远虑、保举韩信、开国首功。】
“这个应该也没什么争议吧?”
“张良怎么说?一句你有张良计,就足够说明张良的计谋有多猛了。”
“我觉得还是萧何吧,毕竟是刘邦亲自认定,名列开国功臣第一。”
“张良行的话,那什么陈平曹参霍光是不是也要算一算。”
“霍光就算了,只有辅政的功劳,比不上开国之功,萧何还有个保举韩信的功劳,萧何 韩信应该没人比得上了。”
……
大汉高祖位面。
刘邦和台下的重臣对这个结果都没什么意外。
毕竟是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
萧何掌管后方一应事物,不但确保大军粮草供应充足,还稳定了刘邦大后方的内政,更保举了兵仙韩信。
实至名归,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
【第七位,东汉第一名臣:邓禹。】
【功绩:延揽英雄、务悦民心、决胜千里。】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这也是个名臣。”
“不知道他看见刘秀召唤陨石是什么表情,哈哈哈。”
“东汉第一名臣,不应该是曹丞相吗?(狗头)”
“没错,曹丞相一生辅佐献帝,兢兢业业,哈哈哈哈!”
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