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是最大的诱惑。
汉文帝当即下令:向全国饱读诗书之人,和熟知农活的农户。
发布悬赏,谁能回答出什么是化肥,机械。
赏黄金万两。
......
大明永乐位面。
此时朱棣身边站着朱高炽。
还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朱棣打仗是一把好手。
以及此前一直学习如何做好一个藩王。
如果不是因为侄子想要收拾自己。
不得已发动‘靖难之役’,得此皇位。
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关心这些。
所以朱棣对农活什么的是一窍不通。
朱棣直接问杨士奇:“少傅,你出身微寒,对农活也有一定的涉猎。”
“能否帮朕解惑,这育种是如何选出好的种子的?”
杨士奇早年丧父,和母亲颠沛流离着生活,经常帮母亲忙。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清楚的。
杨士奇回答道:
“陛下,这麦子虽然都长在同一片麦田中,但也有好有坏。”
“百姓们会留下那些产量高的留下。”
“然后经过一代又一代选择。”
“优中选优,良种经过不断挑选,就能得到更好的种子。”
朱棣点了点头。
继续问道:“那这杂交是什么回事呢?”
“我大明农户也会用杂交这种方法吗?”
杨士奇一愣,因为这确实属于超纲知识。
“这...这...臣不知。”
杨士奇只能如此回答。
这属于后世内容,自己又怎会知道呢。
一旁的朱高炽突然灵机一动。
“父皇,儿臣倒是有一个猜想。”
朱棣一脸不相信的看着朱高炽。
要知道朱高炽可是从小跟在自己身边。
他别说下地了,恐怕连锄头都没拿过。
朱高炽看着朱棣鄙视的眼神。
觉得非要证明一下自己不可。
“父皇,众所周知,骡子是由马和驴养在一起得到的。”
“但是这马和驴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所以这是不是可以说为‘杂交’。”
朱棣眼睛一亮,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有道理啊,有道理啊。”
“既然马和驴在一起能得到骡子,那是不是可以说其实可以用稻米和麦子放在一起?”
朱高炽疯狂点头。
二人都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所感动到。
感觉自己解锁了后世粮食高产的秘密啊。
没错啊。
后世的粮食都是又高又大,又饱满。
这不就兼具了稻子和麦子的优点啊。
“哈哈,炽儿啊,你可真是父皇的好太子啊。”
“这样朕有了充足的粮食,又可以征讨域外了。哈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