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管家越讼,世子心寒 (1/3)

圣意已定,无可更改。

众人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喘,连梁岩崇也垂下目光弱化自己的存在感。

先不管许家难是不是张洞庭所为,如今脏水漫灌,他要是拿不出绝对的事实,那么此局就损失大了。

但,张洞庭有没有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真有事还能少一个竞争对手,何乐而不为?

“洞庭恳请皇上宣府内老管家携账本进殿,洞庭是看到账本就头大的,府内一切事宜都是老管家在打理。”

“是以,老管家来后一问便知,若是洞庭之错,洞庭甘愿受罚!”

梁安刚要下拍板定罪,就被张洞庭拿话堵了回去,一时有些心梗,他微微垂眸思索。

这小子莫不是还想让老管家给他开脱?

或者把罪名推到老管家头上?

就在此时,张洞庭突然看向黄公公,尔后似笑非笑的勾了下唇角。

黄公公被他这么一看,菊花骤然一紧。

张洞庭那眼神,什么意思?

“去宣!”

就在此时,思考罢的梁安让黄公公唤人去宣老管家进殿,后者微顿随之领命,也算是明白刚才张洞庭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

为的就是让他找个贴心太监,好让老管家来之前知根知底!

黄公公看得出梁安是想杀一杀张洞庭的威风,让他知道天高地厚,最好是借此机会斩去定国公府大片羽翼。

可如果公事公办,那张洞庭塞给他金子的事……

殿内突然沉默,静等老管家进殿,约莫半炷香的功夫,老管家被黄荣鼎匆匆带进无极殿。

“草民秦达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达?朕记得你曾是定远公身边亲卫。”

“皇上您记性好,还记得草民,草民谢过皇上。”

没有过多说什么,秦达重重的磕了个头,张洞庭距离远都听到那声闷响了。

“嘶,这老家伙平日里不着调,今儿倒是难得正经一回。”

心念刚动,梁安再次发话。

“你也算是战场上的老兵了,起来近前回话。”

“谢皇上。”

起身,秦达在众目睽睽之下一瘸一拐的走过去,模样滑稽,脸上刀疤骇人,微垂的目光里却带着无比的尊敬。

脸上那股虔诚,就像是德胜归来,拒绝了自己九百九十九次的女神终于开门,可以进入了。

只是路过张洞庭身侧时,秦达隐晦投来的调侃目光让张洞庭撇了撇嘴。

“你的腿?”

“回皇上,六年前鞑虏犯境,草民深入腹地一不小心着了那群蛮子的道,嘿嘿,说来全怪草民学艺不精。”

秦达再次跪下,嘿嘿笑两声,却只字不提那次战斗有多凶险。

六年前正是梁安登基第一年,先皇还在却已老迈,前朝余孽大肆冒头,境外蛮子屡次犯边,境内又有一股成型的山贼肆意烧杀抢掠,导致多城闭门被困。

而当时朝中武将老的老少的少,剩下的武将早已回家颐养天年,远在京都之外。

当时情况危机,堪重用的武将不过几人,好在那会正值定远公回家省亲,危难之际几人在御书房商量至深夜,最后由先皇指认定远公做出对战策略。

随后梁岩崇固守京都,其余人等分兵两万驰援各道,由于京都守备力量要守卫京城,还能抽调的人只剩下五百。

和平寇相比,边境的战况更加危险,几十个部落的蛮子联合起来犯境,若是边境一旦破防,那么可直入中原腹地,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可定远公力排众议,让当时已是皇帝的梁安八百里加急送军报到亲卫手中。

军报里只写了两件事:固守边境,若京都陷落,杀尽前朝余孽,战死至最后一人也要保大梁皇室血脉!

十道急令分散出发,为的就是防止前朝余孽截住信报。

“当年的事,朕历历在目,是定远公亲率五百人直插山贼据点,围点打援,不眠不休鏖战五日平寇,随之一人北上稳定了边境,而跟随他的五百人回来的不过三十人!”

“他去边境第一件事便是派大军驰援京都,而他则只带五万人便将蛮子驱除至腹地三百里,想来你的腿便是那个时候伤的。”

想起曾经,梁安长叹一声,那年若非定远公力挽狂澜,兴许大梁真的危矣。

“嘿嘿,草民帐下兄弟坚守战时死的死伤的伤,草民那会就只想着把蛮子赶出去,死不死的也顾不上了。”

“受苦了,有尔等忠心之士,大梁百姓才得以安虞,赏秦达……”

一列赏赐之后,秦达谢恩不过须臾,梁安再次提起账本一事。

“现在先说说账本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十九章:管家越讼,世子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