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天幕声声滚滚,字字如雷!
【刘瑾的狠毒、魏忠贤的专横,皆因王振的推举而登堂入室。】
【其间尤以刘瑾的残暴著称,而王振的提拔功不可没。】
【朱祁镇的纵容与怠政,正是催生宦官势力膨胀的根本所在,这是他不可推卸的罪责!】
此言一出,满殿死寂,轰然震动!
朱元璋的脑海仿佛被雷霆轰击,一双锐利的眼眸猛然迸发寒光,如刀锋般扫过堂中。
“什么?!”
“朕亲自立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铁律,竟然被那王振所破!”
他的声音如滚滚惊雷,震彻大殿,“这群阉人,竟然最终毁了朕的大明!”
朱元璋猛然起身,面色猩红,双拳紧握,浑身杀机腾涌。
他一声冷笑,眸中寒光如刀,“宦官乱政,古已有之,无论大秦,抑或大唐,皆因阉人作祟而致倾覆!”
“朕以为铁律昭告天下,后世便能以此为鉴,却没料到,居然毁于这区区阉奴之手!”
王振被这番话吓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皇爷饶命!老奴知错了!老奴罪该万死啊!”
王振双目涕泗横流,心底已然一片冰冷。
他明白,天幕的揭露,已将自己推上了生死边缘,几无生路可退。
王振抬头瞥见朱祁镇的面色——那铁青的脸上仿若覆了寒霜,冷峻得如同寒冬冰雪。
朱祁镇缓缓上前,目光如寒刃直刺王振。
忽然,他一脚踹向跪地的王振,怒声咆哮:“贱奴!你祸国殃民,罪无可赦!”
朱祁镇双目赤红,厉声喝道:
“朕留你性命,竟让你如此妄为!今日之局,皆是你的罪孽!”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文武百官,似是想将所有过失推到王振身上,以撇清自身。
然而大臣们却默然无声,目光仍旧凝视天幕,无人接茬。
天幕下,真相一一揭露,朱祁镇的形象岌岌可危!
此刻的朱祁镇只觉头脑混乱,万念交织。
他死死盯着天幕,心中充满恐惧与疑惑。
“但我那赫赫战功、夺门天子的威名,是从何而来?”
朱祁镇喃喃低语,面色愈发焦急,仿佛走向深渊的困兽。
永乐年间,朝堂之上!
朱棣缓缓起身,目光如炬,语气中透出隐隐的怒意。
他素来以治军严谨、制衡文武而闻名,可如今听闻朱祁镇的所作所为,内心竟掀起滔天波澜!
“区区宦官,竟能凌驾于国本之上。朕留存的规矩,是何时被这般肆意践踏?”
朱棣冷冷一笑,转身凝视殿内众臣。
话语间虽无愤怒之言,但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落下:
“朕看,这朱祁镇不仅扶持王振,恐怕连这所谓‘大明战神’的称号,亦不过是笑话罢了。”
殿内肃然,众臣噤若寒蝉。
天幕画面徐徐展开!
【正统十四年,瓦剌酋也先兵锋直指天朝腹地,杀伐如火,声势浩大,四野尽为焦土,民不聊生。】
【上皇朱祁镇大怒,下诏亲征,意在一战定乾坤。】
此时。
天幕画面一转。
只见朱祁镇傲然立于旌旗之下,龙袍加身,神态中尽显自信。
但他身后,王振却笑得阴森诡异,几番低声耳语,竟令御驾亲征成为事实。
大明,洪武时期!
“简直荒唐!”
朱元璋猛拍龙案,怒目圆睁,“战事未起,便被阉人蛊惑,这是要断朕大明的根啊!”
他的声音震彻殿堂,直让群臣冷汗直冒。
画面继续!
【朱祁镇统领二十万大军,意气风发,但未曾料想,他的自负却成为噩梦的开端。】
天幕中,两军对垒,瓦剌仅数万铁骑,而明军却拥有数倍之众。
此情此景,本应是碾压之势,但随着画面推进,却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明军纪律松散,将士疲于奔命,指挥命令频频变更。】
【王振在旁越权而为,擅自调度兵力,致使全军阵脚大乱。】
画面中,士兵面露疲态,阵型七零八落。
而瓦剌铁骑如猛虎下山,长驱直入,瞬间撕裂了明军的防线。
永乐时期!
朱棣猛然起身,手指紧握成拳,语气低沉而森冷:
“朱祁镇这般无能,竟毁了我大明积蓄百年的荣光!区区瓦剌,竟敢如此猖狂,岂不可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