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此同时。
无数如同沈石一样有良知的官员纷纷开始写奏折。
他们都是一样的想法。
如此好的办法。
一定要在大明也施行!
而事实上。
其实也不用他们动笔。
因为此时的老朱......已然意动!
“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这三十万担赈粮,竟然真的能一粒不少!”
奉天殿外。
老朱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
眼神中满是惊骇。
显然,他也被这个消息震动了!
“只是简单的往粮食里掺上沙子,就这么一个再简答不过的办法,他居然真就办成了这前所未有的壮举!”
“如此简单,真的成了!?”
老朱有些懵。
虽然在观看朱胤文御前对答的时候。
他就已经被说服。
可是还是那句话。
说和做,是不一样的!
理论说的再好。
那终究也是停留于纸面之上!
可是现在完全不同了。
朱胤文在河间府赈灾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老朱看着天幕。
眼神明灭。
脑海中的念头闪了又闪。
沉思片刻后。
他喊出一个名字。
“赵勉。”
声音不大。
但问题不大,自有宦官前去传唤。
很快。
一个年约三旬的官员被带到老朱面前。
此人面白无须,身穿一身二品官袍。
正是当朝户部尚书赵勉。
“臣在。”
赵勉揖了一礼,态度恭敬。
老朱甩了甩手示意免礼。
随即也没打官腔,开门见山的便问道。
“赵勉,咱问你,这粮食掺沙的法子,是否可以在我朝施用?”
老朱这话一出。
赵勉还没说什么。
一旁的朱允炆却是吃了一惊,回过神来了。
刚才。
他也沉浸在三十万担赈粮的消息中无法自拔。
而眼下......这个消息显然令他更震动!
‘三十万担赈粮一粒不少的消息一出,那朱胤文已然是出尽了风光,压了孤一头。’
‘皇爷爷若是再用了那朱胤文的方法......孤还有何脸面做个太孙?’
打脸!
太打脸了!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
但是朱允炆深知,自己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已经远远不如朱胤文了!
可是这种不如那只不过是停留在观念当中,只是暂时的。
但若是朱胤文的办法被搬到了大明朝......这岂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天下人,看,那朱胤文太孙就是厉害,我们大明朝也在用他赈灾之策。
这岂能忍受!
朱允炆很急。
但又不敢表露出来。
更不敢出声阻止。
因为......他实在想不到任何能说服老朱放弃的理由!
但是!
他想不到。
并不意味着其他人想不到。
身为太孙党,赵勉瞅见朱允炆的猝然一惊,便知晓了他此时的想法。
悄悄给他递了一个示意放心的眼色。
随即。
便对着老朱慨然开口。
“陛下,臣觉得不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