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
黄子澄已经快要疯了!
仿佛像是有一盆凉水从他头顶浇下。
从天灵盖...
一直凉到了脚后跟!
他在心中疯狂呐喊!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这样离谱的法子,他怎么!他怎么他怎么能圆的回来啊!!!”
打脸!
太打脸了!
前脚。
他还一副过来人的姿态。
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将朱胤文的赈灾谋略给批的一文不值!
但是现在呢?
竟然给他圆回来了!
而且圆回来也就算了。
他还圆的这么精彩!
这么惊艳!
这么的无懈可击!
“这么离谱的赈灾办法,他怎么能自圆其说,将其包装的这么?这么!这么合理!”
“这不应该啊!”
黄子澄愣愣的站在原地。
同时......
脑筋飞快运转!
他想要找到朱胤文这番解释的破绽!
将其击破!
然而......
无论他怎么找,根本找不到!
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
朱胤文的这番解释实在太完美了!
在他的这一番解析之下。
那掺沙子的主意......
还离谱吗?
那简直是屎壳郎遇上大便干燥的——正巧对上了啊!
“以奇招,合正道,行事以奇,然,合乎以正......”
“太孙殿下刚才的那番对答虽然也无纰漏,可是两相对比下来......”
如此想着。
黄子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
但是在御前问策这个环节当中。
朱允炆......
败了!
而且败的十分彻底!
....................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怪不得胤文太孙冒着被责罚的风险也要献上这看着极其离谱的法子,原来此中竟有深意啊!”
——“老夫为官四十余载,自前元至今,经手的政务无数,但却从来未曾见过如此天马行空的赈灾方略,精彩!果然精彩!”
——“可不是吗?贪官换粮,是因为朝廷的赈粮品质好,有利可图,可是换成掺了沙子的......那不就正好解决了吗!”
——“还有还有!运粮夫运粮是有时间限制的,要是往粮食里面掺上了沙子,他们怎么会有功夫在路上一粒粒的挑粮食?而且各级官员要想雁过拔毛,也无处下手了!这不就杜绝了层层盘剥和路上损耗了吗?”
——“妙!简直太妙了!”
——“谁会为了那么点麻烦的沙子粮冒杀头的风险?留着自己吃他也喇嗓子啊!哈哈哈哈哈!”
——“太绝了!胤文太孙殿下的这个办法太绝了!”
奉天殿广场上。
短暂的沉默之后。
随即便是铺天盖地的赞叹之声!
甚至此时对朱胤文的称呼都不自觉的成了胤文太孙!
反应之大。
简直可以用沸腾二字来形容!
当然。
百官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和朱胤文的叙事顺序有关。
假设,朱胤文如果从一开始就分析贪墨原因。
进而对症下药。
最后提出粮食掺沙的主意。
众人虽然惊艳。
但反应绝不会如此剧烈。
但妙就妙在他是先讲办法再讲原因的!
再加上这办法之荒谬。
事后分析之严丝合缝。
给百官的冲击感。
直接上涨了一个档次不止!
于是一时间。
惊叹之声遍地。
叫好夸赞之声无数。
但是......
朱允炆现在可没空想这些!
看着百官们这夸张的反应。
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文武百官,全站了朱胤文那边!全在认为朱胤文的赈灾方略更好!
如此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