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探亲 (1/2)

时间转眼来到十二月中旬。

前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季永祥起床,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当时他特地跑一趟河边。

河水已经开始结冰,钓鱼大业自然无法在进行,陷入停摆。

幸好他提前察觉天气开始转冷,最近特别让家里存下一些鱼别卖,反正大冬天也不怕坏,处理好丢在天天结冰的水缸里冻上,简直比冰箱还冰箱。

不用钓鱼,他现在也就不在早起。

其实他倒也不是睡懒觉,而是舒舒服服躲在空间里猫着。

空间里温度适中,又有小说看。

要是肚子饿,还有堆积如山的各种零食可以吃。

老实说,要不是他自制力还算强,知道不能一天到晚这么躺着,搞不好还真会越来越懒,甚至没事根本就懒得出来,那可就废了。

上午八点,季永祥正坐着吃早饭。

“祥子,今天你帮娘跑一趟。”

母亲端着一盘炒鸡蛋进来,放到季永祥面前,“昨天你奶做主,给我和你二婶、三婶每人拿了二十斤棒子面,说是给我们做人情。”

“娘上次找人打听过,你外公外婆现在的日子不好过。”

说着母亲就开始抹眼泪。

“说来说去,都是你大舅不争气,那年非带你二舅去做什么买卖,结果好好的两个爷们就那么没了,个个留下一大家子,你外公外婆年纪那么大,现在就靠你小舅一个撑着,娘怕他们撑不住……”

“娘,莫哭,没事的。”

季永祥慌忙站起来,安慰道,“刚好我也几年没去看外公外婆了,家里鱼还有不少,等会我去挑上两条大的捎上,我屋里还有几个罐头,正好送去给他们二老尝尝。”

“好,你外公外婆果然没白疼你。”

听见儿子这么懂事,祝兰花破涕为笑,心里别提有多欣慰。

这时老太太提着一带东西走进来。

“祥子,这是十斤棒子面和一条鱼,你二堂姑和你外公住一个村,等会你顺道把这些给她送过去。”

季永祥点头,“行,我到时送去。”

“对了。”母亲突然想起什么,“今天镇上有大集,你送完东西可以去转转。”

闻言,季永祥眼前一亮。

要不是母亲提醒,他都想不起来还有赶集这回事。

记忆中最后一次赶集,是爷爷去世的前一年,那时候他才刚念初中,留下的记忆不多,只记得集上特别热闹,吃的玩的到处都是。

至于原身,记忆中倒是没少去。

不过因为兜里没票,所以基本都是去看个热闹,或者跟人混两口吃剩的。

那些记忆很不堪,他从不愿多想。

所以对于这时候赶集的场面,心中还是特别期待的。

半小时后,季永祥准备出发。

今天镇上有大集,村里有好几家要赶牛车去镇上,母亲早就找到一家关系亲近的说好,所以季永祥只要准时过去搭车就行。

外公家所在的村子叫马店坡村。

从秦家沟出发,得先经过二十几里外的镇子,然后在往前走四五里路才能到,全程大概在三十里左右。

他搭的这辆牛车坐着四五个人。

这些人和季家都在一个互助组,季永祥自然都认识。

虽然原身离开村子好几年,但一圈烟散完,那种陌生感立刻消失无踪,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时间过的很快。

赶到镇里,时间已经将进十点。

此时大集上依旧很热闹,农户们摆的各种地摊,分布在集市的各个角落。

听着四周不停地叫卖着,偶尔还能看到背着枪民兵路过,这时的政策很宽松,所以民兵只是巡逻负责维持秩序。

外公家的村子还有好几里路。

季永祥要先送东西过去,所以没有停留,急匆匆不断往前走。

“祥子哥,祥子哥,是你吗?”

听见后面有人好像在喊自己,季永祥回头向后一看。

只见一个大概八九岁的小姑娘,此时正往自己这边跑,身上是一件打满补丁的棉衣,脚上好像穿的是草鞋。

要不是小姑娘看起来比较干净,简直就跟小叫花子一样。

仔细辨认一下,他依稀记得这好像是大舅的小女儿,名字叫祝晓丹。

“你是晓丹?”季永祥有些不确定。

“嗯嗯。”小丫头见季永祥能认出自己,开心地点点小脑袋。

“小丹,你跑集市来干啥呢?”

“家里没什么吃的,奶交代我,让我来捡些鸡毛和菜叶回去。”小丫头低着头把竹篓往后藏了藏,有些不好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