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原来您跟我院子里面那位大爷居然是师兄弟啊!”
听李明成讲完这个故事后,李安康才明白这两人的过往,感慨中夹杂着一丝戏剧性的狗血情节。
“别提那个人了,如果不是他,师傅和师妹肯定还好好活着……”
尽管过去了那么多年,李明成也知道易中海的出走,并不是导致两人去世的根本原因。
但每回想起此事,他都会痛心疾首。
甚至他知道易中海至今膝下无子,他内心深处竟认为这是上天对易中海的惩罚。
李安康没有继续往下说,两家之间的恩怨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化解,他身为晚辈不便插手其中。
同时他对院子里的大爷有了更深的认识,只是不解为何对方多年来都没有子女。
莫非真是那位大妈有问题?还是大爷易中海出于对自己的一种惩罚?
次日清晨,柔和的日光渐渐洒落,间或有小鸟掠过天空。
李安康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望向自家妻子。
“走吧,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赶汽车呢!”
“嗯,我来锁门。”秦淮茹依依不舍地看了眼四合院,慢慢地关门,挂上了铁将军。
“咔哒”,门上了锁。
虽然四合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锁门,但李安康不在乎,他就是要这份安心与清静。
万一将来出了个神偷棒梗,那各家各户的东西恐怕就得遭殃了。
只是如今秦淮茹被他带走,那个未来的神偷,是不是就不复存在了呢?
夫妻俩提着行李走出四合院,立即引起了邻居们的注意。
“你们俩这是要出门,还是去做什么呢?”
“我们要回趟娘家!”秦淮茹眼中闪烁着光芒,刚才那一丝淡淡的哀愁顿时烟消云散。
虽然现在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她的心中始终保留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哇,你们带这么多东西啊!”
有人注意到李安康手中提着的行李,不禁惊叹。
这比他们带的东西多多了,这样的丈母娘哪个不喜欢啊!
李安康此行,不过是买了几款四九城特色糕点。
外加一些乡村不太容易买到的白糖和布匹,并没有带很多物品。
毕竟人家可是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了他!
秦家村虽地处四九城附近,但来回一趟其实并不轻松。
如果有辆小汽车代步,那就方便多了。
然而,李安康也只能想想而已。
在这个时代,除了国家机关和那些资本家才有资格拥有汽车。
一旦风向转变,汽车所有权,将全部归属国家。
就算私人拥有汽车,也要挂靠到国家单位名下。
秦家村离四九城不远,驾车大约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原本李安康打算骑自行车前往,但秦淮茹没同意,总觉得借别人的东西终究不太好意思。
反正也就多走几步路的事,对于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五十年代,行驶在四九城街头的公交汽车是伊卡路斯30型。
当年这批进口的汽车,可是全国百姓勒紧裤腰带,从日常口粮中节省下来,与匈牙利交换得来的。
有些城市由于汽油短缺,公交车不得不使用木炭作为燃料运行。
这种情况直至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汽油车才逐渐取代木炭车成为主流。
“安康哥,车来了!”
“你跟着我,小心别让人给挤下去!”
公交车停靠站点时,乘客们一股脑儿往门口挤。
这情景,令李安康又想起了当年挤火车的经历。
车上的乘客并不多,看到靠窗的位置空着,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迅速抢占了座位。
随着公交车启动,巨大的噪声响起,空气中弥漫着汽油燃烧的气息。
车子一路颠簸,原本有点犯困的秦淮茹,顿时感觉睡意上涌,很快就在李安康的肩膀上沉沉睡去了。
李安康紧紧抱住她,一路欣赏着周围的风光。
望着路边那些低矮的小屋,谁又能料想到几十年后,这里将会耸立起一栋栋高不可攀的大厦,房价贵得让人瞠目结舌。
公交车迅速离开了市区,穿梭在城乡之间,车窗外的景色也随之变化。
金黄的油菜花、翠绿的麦田、碧蓝的池塘,还有远处时隐时现的山脉……
他们下车后,距离秦家村还有大约四五里地的距离,说近不算近,说远也谈不上远。
“铃铃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