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你想要什么 (1/2)

王爷公主在封地的府邸,是要拿当地的财政收入去修建的。

城阳县不富裕,当地税收也少,且处处都要钱。

别的不说,最近到了春耕的时候,总要给百姓发些粮种吧,再有余力,还得修修水渠,以防天旱。

周克平东拼西凑,还是不足以大修公主府。

最后取了个巧——在北地,想修假山流水,小桥园林,这很费钱;但如果以北地风情为主,那造价就大大降低了。

裴芃还算满意,既然来了城阳县,那一味追求南方的风情,多少显得格格不入。

她可不是来食邑醉生梦死的,还是尽快融入当地更合适。

周克平原想着今日就设宴招待裴芃一行人,但前几日裴芃就派人快马前去传讯,说想休整几日再见城阳县的各人。

于是,各人分别安顿下来。

后厨那边临时收拾好,赶紧做了些清淡菜饭给各处送去,又烧了水供他们洗漱,各人就早早歇息了。

裴芃却没歇,听人汇报缺了多少人手,又有什么需要购置的,一一做出批示,直至深夜才歇下。

第二日一早,空置十数年的公主府就活了过来。

有那大胆的小商小贩,还挑着货物等在公主府的后门,想看看贵人的喜好如何,能不能给他们多些收入。

公主府的门房并不赶人,分出一人去寻各处负责采买的人,让他们过来挑东西,又拿出碎茶泡了,让这些小商贩坐在门槛上喝茶,顺便聊聊城阳县当地的情况。

“大人可有什么想问的?”

其中一个商贩问道。

门房连忙摆手:

“我算什么大人,一介奴仆罢了,我姓张,叫我老张就成。我们殿下初至,什么都不了解,你们说什么都成,随便聊。”

众人看老张真的就是单纯想听他们闲聊,也放松了一些,从城阳县当地的风俗饮食谈到当地有什么大户,谈到兴头处,还隐晦地说起一些密辛。

他们都是县城里的居民,虽然都是小门小户,可在城里呆的久了,很多事都口耳相传,知道一些。

尤其是城中大户的家事,是他们这些小民最爱私下议论的。

而这,也的确是裴芃需要的信息之一。

老张用心听着,暗暗记下有用的信息,又引导着问:

“那咱们县令呢,他好不好?”

“好,咱们县令可是个好官,前些日子冯家打死了个雇来的女仆,本想着给她家里十两银子一副棺椁了事,但这家人不依,告上了县衙。”

另一人也听说过这事儿,接话:

“然后咱们周县令呀,就派人去冯家拿人。最后把他们家大管事拿了过去,打了板子。”

老张也是裴芃从京中带来的,对这种事也很了解。

打死人的一定不是这个管事,肯定是主子,但以奴仆代主受过,这也是律法允许的行为。

能做到这步,周县令也算是足够公正了。

这是近些日子来城阳县的大话题,其他人多少也知道一些,纷纷把或真或假的信息透露出来。

“说来那丫头也是命不好,家里负担重,孩子多,老娘又常年病殃殃的,全靠她爹一个人做工。本来想着让她去做几年工,贴补一下家里,结果……”

老张适时开口:

“所以这苦命的丫头到底是怎么死的?”

“据说是磕破了头。”

“我怎么听说是身上都被打烂了?”

老张看再问也问不出来什么,就转移了话题。

聊了一会儿,采买的小管事们也都过来了。

小商小贩瞬间没了谈性,纷纷展示出自家的货物,给管事们一一介绍。

城阳县这边的布匹首饰之类的,公主府是不需要的。

主子们用不上,下人们各季都有发放的衣物,说不得比这些商贩卖的还好,也不需买。

倒是土产食材,这是公主府需要的,一些食材在京城还真没见过,管事们仔细问过吃法和味道,挑挑拣拣地买了一些,准备做来看看。

于是有人懊恼,有人兴奋,不一而足。

老张让另一位门房看着后门,自己寻空去了后宅,待人通禀后又被人引着去了裴芃的书房。

裴芃今天起得晚了一些,但雷打不动地在书房练字,这是她坚持了很多年的习惯。

许姝陪在一旁,也照着裴芃收集来的字帖临摹。

她本来静不下心的,到底是年轻女孩子,新到一个地方,总想出去玩一玩,但慢慢地她也沉静了下来。

母女俩享受了一会儿难得的静谧时光,就听到外面的通禀。

“所以,冯家就这么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