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 皇帝的盘算 (1/2)

戌时还没到,长孙无忌就赶到了弘义宫,秋天的晚风萧萧,借着朦胧的月光疾步走在宫殿的回廊之中,举事的那一天的场景慢慢地浮现在了眼前。这四个月来,公务的忙碌让自己不知不觉淡忘了那日命悬一线、放手一搏时的紧张感。现在虽回想起了当时那激昂的心情,然而热血已然消退,只有后怕在不断滋生,身体在深秋的寒风中不由地颤抖。

故地重游,竟让思绪有些烦乱,心中顿时泛起不好的预感,也不知道陛下今天这么着急把自己叫到这里是出了什么大事。

走进那间昔日商议举事的书房,逆着几盏灯烛的光亮,映入眼帘的是坐在上座的皇帝和趴在地上的木匠。

“臣参见陛下。不知陛下今日召臣来此是因为何事?”

“是辅机先到了啊,那你先过来看看这个吧。”

李二话没多说,直接就递给小舅子一张图纸,图纸上面画的是一套耕犁。按照旁边写着的说明来看,这个被称为曲辕犁的农具可以更为快速地耕地,而且还是仅仅只需要一头耕牛便能拉动。

“好啊!如果这上面所言全都是真的,那大唐的国力必定会快速地增强,这已经是可以被称为祥瑞的国之神器了。王先生,这可是你研究出来的吗?大功一件啊。”

“不是不是,其实这个曲辕犁在江南早就已经有了,草民只不过是把犁辕改得更短更弯一些。这完全不是我的功劳,小的一点功劳也没有。”

不对劲,本来看了图纸后还觉得今天被叫来是因为有好事,那为何王先生会一脸惊慌地否认呢?根据之前见过几次面的印象来判断,他应该是个喜欢发表高论、一有机会就极力卖弄的人才对啊。而且明明得到了振兴国力的宝物,陛下却也好像不是太高兴的样子,难道说这刁民其实是窃取了他人的成果,现在事败被发现了?

长孙无忌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疑惑地看向上座,而皇帝也想着今晚尽快把事情处理完,都不是外人,便直接将心中的担忧说给了他听。

“曲辕犁效用之大确是不假,但那也要看是掌握在谁的手里!这么重要的神器他居然擅自就造了出来,还随便交给流民去使用,此物能为百姓带来巨大的实惠,谁来推广谁就能赢得天下民心!耕犁是春耕时使用的农具,现在离那时还有近半年的时间,若是其效用或是制作方法在明年朝廷推广之前为他人所知,朕可就错失一次对地方州县加强掌控的机会了!”

长孙无忌汗颜,自己刚才也只顾着高兴了,完全没想到这一层,赶紧用责备木匠的方式来转移皇帝的注意力。

“哎呀,王先生啊,你还记得初次见面时和本官说过的那些话吗?按照你的说法就连清茶都能壮大世家的实力,可这曲辕犁的威力更是强过清茶百倍千倍呀,当时你说得条理明晰,现在怎会如此糊涂?”

“小的知错了,我不该在还没向朝廷禀报的情况下就擅自去进行制造,我是真不知道会闯出这么大的祸啊。小的真的知错了,请陛下和长孙大人饶了我吧。”

虽然王珏玉道歉的态度很诚恳,但李世民还是觉得他比那些朝堂上的老家伙更不让人省心。其实今天之所以会发这么大的火只是因为他搞的事情太大,说到底还是自己小看了这个木匠,没想到他竟能造出足以影响国运的神器,而更让人生气的是他明明早就知道如此神器却不早说。

“现在知道错了也没用,造都造出来了,还让人在那么显眼的地方使用,你说,朕该拿你怎么办吧。”

“我……小的当时也只是想着让百姓尽早过上好日子,尽量减轻农民耕种时的疲劳,人们不用再忍饥挨饿。小的心里想的都是如何能让大唐快些强盛起来,没考虑到耕种时节的情况真不是我故意的,请陛下明鉴啊。”

唉,事已至此,他能有什么办法?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只一味地责备他也不是办法啊。

“算了,量你一介平民也不了解朝中的局势,你要是像官员那样逐级上交给朝廷反倒有可能把机密泄露给世家。辅机,现在这种形势,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当下的情况也只能先控制住营地里的人员和物资了,至于以后的应对臣认为可以借鉴之前商讨出来的关于清茶的章程。既然曲辕犁利国利民,那就一定是要全国推行下去的,关键是不能让世家大族侵吞了其中的利益。我们先要不露声色地生产大量的曲辕犁,等时机到了之后再直接发放到农民的手中,待到大势已成,弊端自然也就消失了。”

“那就这么办吧,你来计算一下目前有多少人是可靠的,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又能制作多少曲辕犁。”

正说到这时,房玄龄和杜如晦来了,向皇帝行过礼后马上询问今天召见的原由。长孙无忌代为说明了现在的情况,两人都觉得挺无语的。

“陛下,推广曲辕犁的章程好办,但召集制造的人手却是有些困难。长孙大人的吏部和杜大人的兵部里都有很多世家出身的官员,工部也还没有完全掌控,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